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天津遴选·73期】就业工作

【天津遴选·73期】就业工作

2024-01-30| 来源:北辰遴选

一、热点链接

2024年1月1日至31日,天津市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此次活动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集中帮扶我市就业困难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创业。


二、深度解析

★高质量充分就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意义

一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就业是发展之基、财富之源,是沟通社会需求和供给,连接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桥梁纽带,是支撑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盘,是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准。高质量充分就业有利于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中厚植发展的潜力和动能,形成经济发展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二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适应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和劳动力总量呈现减少趋势,但规模依然庞大。劳动力大龄化特征明显,存在供需结构性错配。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性不断增强。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主动适应劳动力规模和结构变化趋势,稳定劳动参与率,改善劳动力供给,提高劳动者素质。

三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本举措。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事关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没有就业,没有收入,劳动者就无法保障基本生活,更谈不上家庭幸福。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顺应群众就业需求新变化,既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体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好工作,提升劳动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

四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人民群众通过勤劳致富实现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广大劳动者参与社会生产、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前提,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只有实现就业创业,劳动者才能成为建设者,通过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使改善生活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更好安其岗位、乐其职业。

★新时代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是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稳定和扩大就业面临较大压力,与此同时,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层次研发人员、高技能工人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不足,部分新成长劳动力的实践能力还难以跟上市场变化,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难题或将持续存在。

二是重点群体就业任务仍然艰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年均将达800万人。岗位需求与毕业生求职预期存在偏差,“慢就业”等新情况值得关注。就业扶贫任务十分繁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中有劳动能力、未实现就业的依然较多,帮扶压力大。结构调整中的失业问题需密切关注,化解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的职工安置任务仍然艰巨。

三是就业服务需补足短板。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政策落实有待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基础较为薄弱,就业服务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就业服务管理、用工制度和社保政策需要完善。我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中低端,创造充分高质量就业机会还需时间,就业不平衡、流动不顺畅矛盾依然存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付出艰苦努力。

★构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的举措

一是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坚持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实现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考核体系,构建党委和政府统筹领导、部门横向协同、系统纵向贯通、社会广泛参与的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注重劳动力市场两端发力,构建就业与产业相协同、劳动者培养培训与岗位需求相适应、公共就业服务与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相补充的高效对接机制。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营造“就业友好型”经济发展环境。

三是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强化基层治理,构建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的“家门口”服务机制。健全多元化专业化基层就业服务体系,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依托城乡基层党组织,将就业管理服务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范畴,对就业任务重、百姓需求量大的社区加强力量配备和资源倾斜。

四是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加快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劳动者求职就业创业全过程、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平台。重塑人社业务经办关系和规程,对内建立以就业为重点,社会保险、劳动用工、人才人事工作协同的一体化信息系统,对外加强与教育、公安、民政、工信、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通过业务联动、数据共享、实名管理,精准落实政策、科学服务决策、主动防控风险,打造“拿数据说话、靠数据分析、用数据决策、依数据执行”的工作新模式。

五是以加强风险防控为底线。增强底线思维,构建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脱贫劳动力返贫风险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就业失业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完善风险应对处置预案,建立健全形势监测、趋势研判、风险预警、即时响应的风控体系,坚决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等重大风险,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举措

一是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容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就业带动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就业,提升制造业盈利能力和从业人员收入水平。扩大服务业就业,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加快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就业增长新动能。全面落实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文件,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推动惠企稳岗政策精准落实、高效直达,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健全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提升重大政策规划、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产业布局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二是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创业活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加大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等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金融服务和贷款业务。升级创业服务,大规模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举办创业大赛、展示交流等推进活动,创建一批创业型城市。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加强零工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三是健全支持体系稳住重点群体。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促进相结合,支持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坚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推进计划,做到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见习培训同向发力,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基本稳定。扎实做好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工作,坚持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双向发力,返乡创业、劳务品牌、职业技能、劳务协作“四轮驱动”,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稳住务工规模和收入水平。加强困难群体援助帮扶,构建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机制,持续推进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深化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全社会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和劳动者就业需求,建立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经费拨款、院校设置、专业调整的联动机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技工教育特色发展,积极发挥与产业行业企业发展融通的优势,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技能实训。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使技能培训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全过程。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强化数字技能等新一代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大规模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的专项培训。深化技能培训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扎实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完善新职业信息发布和职业标准开发机制,健全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五是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有效对接。着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街道社区等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合理配置公共服务机构人员,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缩小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在不同区域间的差距。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创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选树一批零工驿站、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窗口典型案例,接续开展春风行动等“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构建多元供给格局,健全高标准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举办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加快培养龙头企业、领军人才,提供更多专业化服务。

六是落实劳动法律强化权益保障。统筹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企业发展,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在企业发展基础上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发布制度,促进企业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一线岗位倾斜。持续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严厉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七是畅通流动渠道营造公平环境。破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推进平等就业,形成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格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使劳动者在就业地平等享受教育、住房、医疗、文化、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研究促进平等就业的综合性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动消除性别、户籍、身份等各类就业不合理限制,增强劳动力市场包容性。

★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2023年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在保持稳就业政策总体稳定的同时,有针对性优化调整阶段性政策并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要突出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既有力有效实施稳岗支持和扩岗激励措施,更大程度调动企业用人积极性,又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进一步稳定政策性岗位规模,多渠道拓宽就业空间。对失业和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要分类予以帮扶。要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采取务实管用措施稳定制造业、外贸企业等就业规模,突出就业导向优化高校专业设置,面向市场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质量。要强化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等支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经营带动更多就业,推动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总书记谈就业工作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要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只要有志向就会有事业,只要有本事就会有舞台。希望大家找准定位,踏踏实实实现人生理想。

——2020年7月23日,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

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一生的奋斗奠定基石。

——2023年6月26日,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

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针对部分企业缺工严重、稳岗压力大和重点群体就业难等突出矛盾,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

——2020年2月23日,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学校、企业和有关部门要抓好学生就业签约落实工作,尤其要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2022年6月8日,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的讲话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2022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2020年7月24日,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出台更多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支持性措施,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灾群众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0年8月21日,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2022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二十大报告相关表述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保障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国家“十四五”规划相关表述

第一节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就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和就业影响评估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完善与就业容量挂钩的产业政策,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稳定拓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和社区服务岗位。促进平等就业,增加高质量就业,注重发展技能密集型产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扩大政府购买基层教育、医疗和专业化社会服务规模。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性政策,增强劳动力市场包容性。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着力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

第二节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为劳动者和企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用工指导等服务。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健全劳务输入集中区域与劳务输出省份对接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力跨区域精准对接。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

第三节 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健全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持续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重点群体专项培训计划,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培训质量。统筹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创新使用方式,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健全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开展订单式、套餐制培训。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推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办好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天津八大举措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实施“创业环境优化”计划。将企业开办事项涉及的流程和环节纳入“一网通办”,实现“一网一门一次”,申请人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可完成企业开办涉及的企业设立登记、发票申领、社保参保登记等多部门之间的业务联办,企业开办整体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打造一批符合区域特点、各具特色的创业品牌,加强宣传和推广,不断浓厚创业氛围。

二是实施“创业主体培育”计划。出台《天津市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举措》,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鼓励乡村特色产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引导其依托海河夜经济带、特色网红夜市、示范街区等发展机遇,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灵活度高的创业项目。组织开展“创客中国”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比赛、天津市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大赛和农村创业创新先锋榜·人物典型宣介活动,培育一批具有独创性、引领性、可持续性的优秀创业项目,选拔一批有理想、有干劲的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实施“创业服务护航”计划。搭建农村双创平台,积极培育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持续壮大高校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吸纳各领域知名专家参与学生双创活动,组织双创导师交流指导经验,进一步提升本市大学生双创项目质量。遴选一批创业导师,为具备一定创业基础的人员提供创业导师带徒培训和跟踪指导服务。密集举办多层次、广覆盖、灵活多样的招聘活动,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等活动,广泛征集重点创业项目人力资源需求,及时匹配劳动力供需。鼓励和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创业项目在引进高端紧缺人才和招聘用工需求上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

四是实施“创业培训赋能”计划。深入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行动,鼓励创业培训机构组织重点群体参加“创办你的企业”“改善你的企业”“扩大你的企业”等创业培训,按照培训合格人数,给予创业培训机构培训补贴。拓展线上创业培训课程,为创业者提供全天候、实用、便利的创业培训服务。打造一批天津市高校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品牌,组织创业大讲堂、沙龙交流、路演展示等活动,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新创业能力。

五是实施“创业政策扶持”计划。综合运用创业培训、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房租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创业群体提供创业扶持。进一步拓展“天津市创业担保贷款服务系统”应用,逐步实现线上申报、在线审核、实时反馈的智慧化管理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流程。

六是实施“金融产品助力”计划。推动普惠小微贷款“量增、面扩、价降”,持续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围绕“稳岗扩岗”创新信贷产品,提供专属服务,加大信贷投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开展融资对接活动,联合“津心融”平台积极打造线上撮合渠道,助力金融纾困精准直达企业。持续加强金融服务专员制度,做好小微企业融资服务。

七是实施“创业载体筑巢”计划。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为在校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免费场所和孵化服务。新认定一批天津市创业孵化基地,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创新支持、投融资、管理咨询、产业链对接等服务。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东丽区4个双创示范基地的典型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氛围和产业发展环境。

八是实施“灵活就业支持”计划。允许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灵活就业或新就业形态就业的劳动者在常住地、居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享受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支持劳动者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毕业2年内的本市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天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部署

一是访企拓岗。今年,本市各高校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重点走访在津企业,深入挖掘优质岗位资源,助推供需双方精准对接,提升岗位的签约率和访企拓岗的实效性。

二是帮扶指导。各高校落实学生就业全过程动态管理,为毕业生做好去向登记、档案转寄、户籍迁移,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各高校关注重点群体学生,建立“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帮扶台账,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和就业实习,确保想就业的学生有岗位、能就业。

三是突出评价。实施深化学生就业观念引导、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就业统计监测核查等系列举措,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和就业信念。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深化就业工作评价改革,促进高校就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天津提高就业收入水平的部署

一是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协同传导机制,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持续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创业载体升级。推动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提升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加大对重点群体的就业促进力度,持续实施就业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健全全面科学的就业失业统计调查体系,完善就业需求调查预测和失业预警监测机制,有效防范规模性失业风险。

二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提高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三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险,努力形成更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民参保,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公平适度的待遇保障机制,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完善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制度,探索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试点。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重度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需求。

★天津市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

一是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公共就业服务智慧化升级,搭建智慧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就业创业服务网上办理。完善网上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服务移动终端等功能,畅通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公共就业服务渠道。

二是就业服务基层基础能力提升计划。支持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开设就业服务相关学科专业,通过技工院校的专业培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组织就业专家、专业工作人员开展服务下乡、巡回指导等活动,引导专业力量下沉。

三是健全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确定一批带动就业能力强、用工规模大的重点企业,建立公共就业服务联系制度,设立就业服务专员,实施一对一专人定点服务,宣传就业相关政策,通过专场招聘、劳务协作等多渠道帮助解决用工问题。

四是开展专项招聘服务系列行动。持续开展春风行动、春潮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等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采用直播带岗、职业指导课、就业岗位归集系统平台等各种方式,促进供需匹配。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70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615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7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82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85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70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615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7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82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85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70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615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7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82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85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70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615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7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82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858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707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615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716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82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858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