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给大家推荐的是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的一篇讲话,这篇文章看了后感觉很受启发,整个讲话文气纵横,大有“丈夫只手拿浮云”之感,可谓“何事雕虫吟咏勤,挥毫直扫九天云。淋漓大写情方快,不作浅斟低唱文。”讲话带给人最大的印象还是立意高、思想新、观点明、动作实,让人在阅读时感到来自头脑深处的强烈思想风暴,胸中腾起一股激荡酣畅之气,十分符合晚清名臣曾国藩对文章的衡量标准:“作文当以意为主,辞副其意,气举其辞”“文章以行气为第一义”,不知大家看了之后都有什么收获呢?欢迎留言分享!
在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1月3日)
蓝绍敏
同志们、朋友们, 女士们、先生们:
新年好! 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20年已经来了,这注定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开头切入不一样,定位很高)。今天,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大会,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开放再出发”这一主题,进行大部署,开展总动员(明确会议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对今年面上形势的分析)。当年邓小平同志曾在苏州找到“小康”的生动例证,习近平总书记早就对苏州提出了“勾画现代化目标”的殷殷嘱托(回顾过往,启示将来)。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苏州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决胜全面小康,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与前面一句话对应,前后对照,发人深省)我们认为,苏州的姿态就应该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开放再出发”(自问自答,观点鲜明)。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必须一体推进、一起发力,特别要根据发展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总体认识)。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以开放而兴,因开放而盛。没有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苏州,就不可能崛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最强地级市”(联系苏州实际来讲)。习近平总书记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推动者。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为我们推动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让我们倍感振奋、更添动力(与总书记讲话精神对标,这是确定发展方向的前提)。只有把开放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彰显,推动新发展理念在苏州得到全面贯彻,我们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发展航向乘风破浪、再创辉煌(强调新发展理念的重要)。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上下正在凝聚起这样一种高度共识:怎样真正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苏州高质量发展?怎样真正创造性地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苏州未来发展的每个方面、各个层次?空喊口号不行,必须把苏州的前途命运与总书记的擘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才能找到发展的正确路径,才能获得发展的灵魂。(两个问题引人深思,通过自问自答提领站位、统一认识)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上下正在形成这样一种最强共鸣: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宏大格局中,苏州绝不能缺位、失位,而应当全力抢位、争位(四位前后对照,表述精彩),必须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奋力创造“开放再出发”的新发展奇迹,方能不负时代、不负历史!(语句感情充沛、感染力丰富,同时引出正文)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苏州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开放成就了苏州,开放是苏州之魂 (总结回望过去开放历程)
4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苏州的开放基因,勃发出盎然生机(描述不落俗套,很鲜活)。与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相比,GDP增长了600多倍。苏州以0.09%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2.1%的GDP、2.4%的税收和7.7%的进出口总额。(以数据对比的形式,支撑前面的观点)
开放成为苏州的第一标识。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320亿美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苏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28万标箱,已成为世界内河第一大港;拥有各类外资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300多家,15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苏州投资项目达400多个。
创新成为苏州的第一动能。科技进步贡献率连续11年保持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7052家、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万人有效发明专利58.26件、位居全国第五;“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人才达262人,其中创业类135人、位居全国第一;上市企业总数达151家,其中境内上市120家、位居全国第五,科创板上市6家、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居全国第三。
包容成为苏州的第一气质。全市常住外籍人口超过2万人,连续8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十大城市”;常住台胞14万人;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31亿人次,位居全省第一;拥有全国唯一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拥有2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联合国世界遗产组织授予“世界遗产典范城市”称号。
(这三段均通过权威数据来反映,针对性、说服力都很强)
可以自豪地说,苏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生动缩影、一段历史传奇。今天,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向这段改革开放的历史致敬!向所有参与苏州改革发展的建设者致敬!向英雄的苏州人民致敬! (三个致敬层层递进,感染力强)
第二个问题,“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昭示着我们:道路艰险前途光明,开放必须勇闯新路 (通过分析形势,进一步坚定前进方向)
今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年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光荣的使命在激励着我们,历史的机遇在召唤着我们,风险挑战也在考验着我们(既有难得机遇,也有风险考验,第二大部分主要是论述“开放再出发”的必要性,光荣使命、历史机遇、风险挑战这三个层次在下文也分别展开)。面对时代之问,“开放再出发”是苏州的唯一选择。
光荣使命面前,必须“开放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始终对江苏、对苏州亲切关怀、寄予厚望。早在2009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2年到苏州出席中非民间论坛时殷殷嘱咐,“我想今后我还会来这里,解剖麻雀、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把握规律都会来的”。2014年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了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省委明确要求苏州要当先行军排头兵。(通过回顾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感悟使命)
总书记的话让我们倍感温暖和鼓舞,但我们更要牢记,总书记是要苏州探路子的,是要苏州出经验的,是要苏州“交答卷”的。如何当标杆、探路子,怎样出经验、“交答卷”?我们认为,一定要从“开放再出发”中找寻答案(从践行讲话的角度提出要求,进而指出“开放再出发”的必要性)。
重大机遇面前,必须“开放再出发”。上世纪90年代,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浩荡春风中,苏州抢抓开放型经济重大机遇,实现了强势崛起(回顾之前的崛起历程)。三十年后,时代和国家再次赋予了我们“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机会。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自贸区等国家战略在苏州叠加实施,特别是苏州处于长三角一体化的C位,自贸区苏州片区占全省面积一半以上,这在江苏是独一份,在全国也不多见(阐述面临的机遇条件)。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风口”,如何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全面地融入国家战略,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再次为苏州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认为,再创奇迹的这双“翅膀”,一定是“开放再出发”。(提出转化机遇、用好机遇实现腾飞的思路方向)
严峻挑战面前,必须“开放再出发”。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黑天鹅”“灰犀牛”不时隐现,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面上总体分析)。苏州对美贸易占全国八分之一、全省三分之二,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比较大。外部挑战面前如何提升自身实力,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国际层面的挑战)与此同时,挑战还来自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对标热”“抢人潮”席卷全国,我们在对标先进、比对政策,同时也在被对标、被比对。苏州如何在“第一方阵”中保持领先、继续冲刺?(国内区域竞争的挑战)要回答好这些问题,必须把握规律、保持定力,心无旁骛地发挥好我们最大的优势,做好我们最擅长的事,那就是“开放再出发”(坚定指明方向)。
吃老本跑不出“加速度”,不加油轰不出“推背感”,我们必须拿出苏州人的拼劲、闯劲,拿出“开放再出发”的真招、绝招,勇争第一,勇创唯一,永立伟大新时代的潮头浪尖!(在分别论述后再归纳小结,进一步鼓舞士气、坚定信心)
第三个问题,勇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标杆的历史重任交给了我们:要把总书记关于开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融入血脉,让开放为苏州一切工作赋能 (具体怎么干)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苏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苏州工作时,提出苏州要勇当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成为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对标中央、省委要求)。苏州要肩负起这样的历史重任,“思想再解放”是必备前提,“开放再出发”是必由之路,“目标再攀高”是必然追求,总的要求就是挑战“最极限”,勇攀“最高峰”。(理清实现目标的三大工作重点)
思想再解放,要确保思想最解放。苏州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前列,我们遇到的不少问题,都是别人还没碰到的;我们要探寻的很多答案,都是别人尚未破解的。只有思想达到最解放的程度,才能在开放中明确全新定位与坐标,答好“无问之答”、破解“无解之解”,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开放再出发,要确保政策最有力。苏州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开放的特质已融入基因。我们要当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示范,就必须做到束缚最少、成本最低,必须做到生态最优、服务最佳。只有在核心政策竞争力上不遗余力,在关键发力点上倾尽全力,才能彰显我们“开放再出发”的决心。
目标再攀高,要确保目标最极限。今天,无论是外界还是我们自己,都早已把苏州放到了更高层次的赛道上去比。向最极限目标冲刺,是苏州改革发展永恒的主题。因此,我们必须自我加压、自我鼓劲,每年树立几个大目标。2020年我市的GDP要突破两万亿大关,这不仅仅具有标志性意义,更具有里程碑价值;这既是我们必须要交出的一份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答卷,也是我们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强大支点。
上面三段论述是对前面重点的进一步解读阐述,旨在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振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强调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苏州全市上下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学习,结合实际提出,以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强化有效投入、优化营商环境、塑造城市品质,就是要让未来的“苏州超级列车”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提出具体思路)。创新是“引擎”,整合全球资源的开放之道,将赋予它最为强劲的动力;转型是“主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放姿态,将赋予它最为高能的转速;投资是“燃料”,最大限度吸引增量的开放眼光,将赋予它最不可限量的效能;环境优化是“标志”,瞄准“世行标准”的开放境界,将赋予它最吸引眼球的魅力;功能提升是“底盘”,为所有人提供高品质生活的开放理念,将赋予它最坚实可靠的承载力。(五个方面用构成超级列车的不同元素作比喻进行论述,十分生动形象)
在新的前进征程上,苏州决心站在全球更高“坐标系”中来谋划未来发展,实现综合实力、开放形态、城市能级的标志性“大跃升”,在新时代为中国对外开放作出先行示范(高点定位、总体阐述)。在确保今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两万亿元的基础上,到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6%,年均进出口总额保持在3000亿美元左右,三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200亿美元。到2025年,初步建立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化、高质量特征更加鲜明的产业体系,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综合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行列。到2035年,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成熟稳定,成为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全国典范,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阐述三个阶段目标)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全市上下必须在五个方面重点工作上形成高度共识、强大合力,以时不我待的劲头迅速付诸行动。 (下面五个方面工作,围绕五个动作提升五大功能)
一、以开放推动创新发展,提升苏州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遵循总书记“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的要求,我们描绘出苏州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打造“国际化创新策源地”的目标。我们将把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作为主攻方向,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打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上取得更大进展。(围绕推动创新发展,总体阐述工作思路)
我们要让国际高端人才在苏州集聚创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是人才造就了苏州的百业兴旺。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招才引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从过去引申到现在)。我们的政策就是要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匹配、薪资与国际接轨。凡是在先导产业、前沿科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凡是苏州自贸片区急需的人才,年薪高于40万元的,参照粤港澳大湾区、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政策给予奖励(第一个层次)。我们热忱欢迎一切有志于创新创业的人才来苏州发展。海外专家带着技术、带着智慧、带着创意,来苏州寻找机会、实现梦想,根据“海鸥计划”,单个项目最高可获百万补贴(第二个层次)。我们将全面接轨国际人才评价标准,对取得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比照认定或享受相应等级待遇(第三个层次)。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引进1万名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其中海外占比不低于50%,外国高端专家不少于2500位。为此,我们还将专门设立“苏州科学家日”,以一座城市的名义,给各路英才以最高礼遇! (第四个层次)
我们要让一流创新企业在苏州集聚发展。力推在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三年内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实现翻番,突破1.4万家,其中外资企业3000家(第一层)。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待遇,让更多有潜质的创新企业到苏州落户,我们将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提高申报便利度和服务水平,三年内滚动遴选1000家创新型企业,参照国家高企所得税政策给予三年奖励。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自贸区苏州片区内新设立的从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企业,符合条件的享受同等奖励,发展态势良好的,奖励期再延长三年。这就是我们为创新型企业重磅推出的“3+3”鼓励政策(第二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企业将在苏州获得更多奖励。只要企业在创新创造方面舍得投入,我们就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对研发费用连续大幅增长的企业,给予增长额6%的奖励。致力打造世界品牌的企业将在苏州获得更大支持,对获得“中国质量奖”“中国质量提名奖”的企业给予重奖。(第三层,都是采取观点+动作支撑的模式。)
我们要让多元创新要素在苏州集聚融合。苏州拥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列全省第一,其中国家级45家,仅次于北京、上海;我们与中科院合作共建科技型创新载体数量占了中科院在全国布局总数的两成;牛津大学“破天荒”将全球第一家海外研究院落户在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层,现有优势)。我们始终强调“种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全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对引进诺贝尔奖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一事一议”重点支持。具备重大原始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创新团队,将可获得5000万元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可获1000万元支持(第二层)。我们将深化离岸创新“苏州模式”,到2022年末在全球布局建设50家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并给予资金支持;在苏建设10家对接海外离岸项目的在岸创业基地。支持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对实现IPO的企业,每家给予300万元以上的奖励。(第三层,均采取基本观点+具体动作的模式)
二、以开放促进产业转型,提升苏州的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苏州不仅享有“制造之都”“世界工厂”的美誉,更重要的是产业链已十分完备,具备全球范围内较强的垂直整合实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中独树一帜(已有产业基础优势)。苏州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产业转型大方向,选定“积极进取型”的转型路径,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攀升,努力成为“领跑者”!(阐述产业转型思路)
我们的先导产业将引领未来行业发展。这些年,我们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大力发展先导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等产业的一些领域已形成领先优势。特别是生物医药“十年磨一剑”,连年保持20~30%的快速增长,竞争力跃升全国首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我们的生物医药企业,第一次将中国发明的原创药卖出了15亿美元的国际价;我们的生物医药企业,创造了全国首家以第五套标准科创板过会的记录,生物医药产业“中国看苏州”已成为共识(阐述之前相关发展情况)。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生物医药作为苏州在全球最有竞争力、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精心打造,努力构建国际国内最优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确定发展方向)。今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2022年突破2800亿元。我们还拥有全球最大的“纳米城”,是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我们将积极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的一体化推进模式,让苏州的优势先导产业始终领跑全国、努力引领全球。今年全市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将达9000亿元,明年我们将稳稳站上“万亿级”新台阶 !(阐述具体目标)
我们的制造业将把既有优势做得更强。苏州最深最厚的家底就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目前情况)。我们将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流程,生产最先进的产品,打造世界的“头部工厂”。把政策向制造业高端化、国际化倾斜,鼓励通过合资合作、协同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外资在更优开放环境下深度参与建设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光通信、高端装备制造等10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一层)。 我们的外贸转型将在开拓市场和提升水平上双向发力。积极引导企业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机遇,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主动扩大进口。以自贸片区建设为重要契机,鼓励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重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项目,将可获1000万元奖励(第二层)。我们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打造服务贸易交易促进平台,根据平台促进服务贸易成效给予奖励。我们支持企业在国内外电商平台开设主要面向境外消费者的零售店,对运作良好的给予奖励支持(第三层)。
三、以开放强化有效投入,提升苏州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 遵循总书记“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的重要指示,坚持更高质量“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强力吸引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国际组织及专业服务机构纷至沓来,以国际化企业、国际化产业造就国际化城市(基本思路)。我们要让资本到中国,首站到苏州;项目到中国,首选到苏州!(提出相关目标口号)
我们有信心打造投资中国的首选地。我们向全球首发苏州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全面、生动推介苏州营商环境、投资政策和投资信息空间布局,为全球资本选择苏州、投资苏州提供透明、公平、便捷、稳定的预期和资讯。热力图包括四张图:投资考察线路图,帮助投资者提高考察效率;平台载体导引图,帮助投资者寻找项目落地载体;产业用地供应图,帮助投资者匹配项目土地资源需求;投资合作机会图,帮助投资者和企业家发现合作机会(第一层)。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在苏州设立年到账外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或者新设年到账外资金额不低于3000万美元的前沿高端制造业项目,我们“一事一议”精准扶持。对于重大项目涉及到的空间、产能、能耗等指标,市委、市政府将实行全市域统筹,确保项目落地(第二层)。我们将对招商引资给予重奖。市本级每年安排2亿元奖励资金,对招商引资工作发挥重大作用、作出重大贡献的各类机构和人员给予激励奖励。要形成一种鲜明的导向,大张旗鼓地为能招商、会招商、招成商的好干部撑腰壮胆,引导全市党员干部争先恐后当招商“骏马”、理直气壮创项目佳绩,在招商引资的生动实践中大显身手(第三层)。
我们有底气承接更多优质投资项目。划出100万亩(667平方公里)工业和生产性研发用地保障红线。今后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我们要像“四个百万亩”生态保护一样,永远留住100万亩的产业空间,让子孙后代永续发展有空间、高质量发展有载体(第一层)。今天我们还将向全球发布68.8平方公里的近期可供产业用地,并全部落实到具体区位。此外,与安徽滁州、江苏宿迁合作的两大产业园区面积均实现翻番,完全有能力、有空间承接更多和苏州产业互动联动的优质项目。只要是战略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只要是符合苏州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我们一律欢迎,用地一律保证,要多少地有多少地,要多少空间有多少空间!(第二层)我们将始终坚持集约节约用地,鼓励新上市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鼓励存量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第三层)。我们支持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年度单个项目设备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最多可获得投资额12%的奖励(第四层)。
我们有能力构筑更高水平开放平台。瞄准最高标准建设自贸片区,在改革“深水区”“无人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五年内设立不少于800亿元的自贸区苏州片区专项发展资金,以世界一流标准提升自贸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前沿产业、高端人才、总部经济等领域加快发展,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第一层次)。推动开放平台向上突破,充分释放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国家级平台的牵引带动作用,依托既有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日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区,面向中新、中德、中日合作,积极开辟平台载体新空间,在新时代努力打造对外开放的示范区(第二层次)。大力发展“飞地经济”,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完善发展成果分享机制,支持企业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抱团出海”,积极“走出去”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最高将可获1000万元奖励。(第三层次)
四、以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苏州的各类要素虹吸功能。 贯彻落实总书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指示,自觉对照世行(World Bank)、世贸组织(WTO)、自贸协定(FTA)等国际化营商环境标准和规则,今天隆重推出“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贯穿服务市场主体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让大家在苏州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干事顺心、创业开心、生活舒心。我们同步推出苏州营商环境4S英文品牌(“Supreme Service,Super Suzhou”意为“至高服务,超级苏州”)。我们的目标,就是审批速度永远比别人更快捷一点,办事流程永远比别人更方便一点,政策措施永远比别人更优惠一点,真正让我们的营商服务像汽车4S店一样公开透明,像五星级酒店一样标准可靠,使营商环境成为苏州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阐述优化营商环境的标准、目标)
我们将提供“N+1”的特殊支持。全球资本选择中国进行布局投资时,凡是体现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的策源性项目,凡是体现国际最先进水平、最高水准的科技创新项目,凡是体现苏州先导产业中起龙头作用或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性项目,凡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大项目、高产出率的好项目,只要愿意落户苏州的,可以对标国际惯例、对标先进城市标准再“加一点”力度,形成重点投资项目和创新项目“N+1”专项项目支持。总之一句话,任何一个好项目,只要信任苏州,走千家看万家,不如来苏州一家!只要别的地方能给的支持,苏州不仅都能给,而且还可以多一点!(理念很新、力度很大)
我们将提供更精简更便捷的行政审批。对标全国最好、世界一流,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行政审批时限的更大突破。苏州开办企业时间将压减至2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企业平均纳税时间缩短到100小时/年。我们将按照“864”标准大幅压缩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时限,从申报立项、选址、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直至竣工验收,最快40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最长不超过80天。在人员往来便利化方面,将全面推广出入境智慧大厅模式,加快推进外国人来华邀请网上申报机制和“不见面审批”,让海外英才往来自由、宾至如归。(标准都很具体,总体感觉就是效率很高、形式很新)
我们将提供更贴心更及时的企业服务。市委、市政府已经建立了民营企业家沙龙制度、微信群联系制度、信息直报制度,让企业家的声音、意见、诉求党委政府“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得到了企业家的热烈响应,下一步还将向外资企业拓展(第一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建立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企业服务云”,设立重点企业联络专员(第二层)。我们将充分发挥苏州知识产权法庭、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功能(第三层)。我们承诺,市委、市政府对企业需求的“回声”,会始终高于企业反映问题困难的“呼声”。(小结归纳)
五、以开放塑造城市品质,提升苏州的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深入论证“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的城市发展愿景。作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苏州同时具备了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实体经济的规模优势、制造业体系完备的配套优势、先行先试的开放优势、融古铸今的人文优势、生态宜居的特色优势。我们正致力打造连接全球、融通全球、覆盖全球、影响全球的开放枢纽门户(立足新优势、打造新目标)。选择苏州,就是选择中国投资价值最高、投资环境最优、投资前景最广的城市!
我们聚焦的,是与全球融合的发展格局。全力做好长三角一体化C位该做的事,以上海为龙头,建设可以为上海作出协同增强效应的现代国际大都市,在做强一体化内核中实现“市域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基本思路)。苏州将成为上海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以“机场、港口、通道、枢纽”规划建设为重点,构建“开放立体、创新高效、协调共享、便捷优质、绿色智能、安全经济”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新格局。
我们重视的,是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水平,三年内新建外籍子女学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际化学校15所,构建本土化与国际化深度融合的国际课程体系。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在苏设立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引进国际高端医疗集团兴办医疗机构。提供外语版“12345”热线,优化提升在苏外籍人士APP服务平台功能,提高在苏外籍人士生活便利化水平。(区分不同层次阐述)
我们打造的,是与世界对话的文化名片。精心擦亮文化这张“城市名片”,通过国际性“大事件”提升城市文化“大影响”,争取更多国家级平台、国际组织来苏设立分支机构,举办更多国家级会展活动、国际性高端赛事及交流活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之都和体育名城(基本思路)。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友好城市交往,三年新增若干具有国际化大都市特征的友好城市。充分发挥苏州交响乐团、芭蕾舞团、民族管弦乐团和昆剧院等的文化桥梁功能,让“苏州故事”传遍全球,在全球传播“苏州声音”!
上面五个方面内容既讲工作设想也亮观点思想,涉及具体发展动作内容不作过多解析,但写法大同小异,大家可以多琢磨体会,对每段话力争把层次理清楚、把意图想明白。
第四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让“三大法宝”为我们鸣枪发令,“火红年代”奋勇开放再出发 (围绕干部群众这一干工作的主体来讲)
苏州在新时代“开放再出发”,说到底是人的“再出发”,是人的精神状态的“再出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实际行动来传承弘扬“三大法宝”,在“开放再出发”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新时代勇攀高质量发展“最高峰”(提要求)。
党员干部要燃烧“开放再出发”的火热激情。进一步完善激励干事担当的制度体系,树牢鲜明的工作导向、用人导向、考核导向,投入更多精力多做研究性、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从机制层面论述)。要把开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培养干部的大学校、考验干部的真舞台,“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让不害怕弹片的人留在火线,让经得住炮轰的人立功受奖”(用词很鲜活)。比一比谁的实招硬招更多,比一比谁的服务本领更强,比一比谁的落实成果更好。
广大企业家要树立“开放再出发”的壮志雄心。希望广大企业家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大潮流,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掌握主动。比一比谁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占据最高位置,比一比谁的技术创新能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最新方向,比一比谁站上了新兴产业的最新风口,让苏州企业与全世界的头部企业同台领衔。(企业家的状态也很重要)
全社会要掀起“开放再出发”的滚滚春潮。希望广大在苏外籍人士、在外苏州籍客商群体当好“苏州大使”,让全世界更多地关注苏州,让苏州更好地走进世界(从内向外讲)。欢迎海内外人才来苏州工作、创业、生活,在苏州实现人生梦想。诚邀广大企业家朋友、国际友人和社会各界分享苏州开放红利,与苏州同进步、共成长(由外往内讲)。每一个老苏州、新苏州、洋苏州,都要比一比谁为苏州“开放再出发”作的贡献更多,比一比谁为苏州投资环境出力更大,比一比谁立足岗位实际为“苏州名片”更添亮色。(聚集发展贡献讲)
同志们、朋友们,“开放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又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让开放成为苏州持续发展的最强支撑,让开放成为苏州时代跨越的最大优势,让开放成为苏州联通世界的最亮标识,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列,创造出让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苏州奇迹! (结尾号召鼓动,渲染力强)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