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甘肃遴选·63期】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甘肃遴选·63期】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2023-08-11| 来源:北辰遴选

热点导学

今年6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甘肃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抓好贯彻落实,专门召开省委全会,作出《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我们及时跟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最新理论热点并进行系统梳理、深度解读。对于这一热点的主要内容,大家仍然可以按照数字化方式来进行提要式记忆,确保整体思路贯通衔接、主要知识点全面覆盖。

“三个事关”: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

“三个期”: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

“三大标志性战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四个重大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五大关系”: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


一、背景链接

2023年7月31日,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强调建设美丽甘肃、保护生态环境是甘肃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战略任务,是满足全省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愿望的迫切要求。


二、深度解读

(一)中央最新精神

1.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总体要求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更大成就。

(2)重大成就

党中央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相继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重点治理区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步入良性循环,荒漠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抑制,防沙治沙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绿色惠民成效显著,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

(3)形势研判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而且荒漠化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等高度耦合。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挑战。当前,我国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这两年,受气候变化异常影响,我国北方沙尘天气次数有所增加。现实表明,我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提高站位,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4)总体目标

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5)重点任务

一要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行沙漠边缘和腹地、上风口和下风口、沙源区和路径区统筹谋划,构建点线面结合的生态防护网络。要优化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留足必要的生态空间,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森林。

二要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以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贺兰山等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加快沙化土地治理,保护修复河套平原河湖湿地和天然草原,增强防沙治沙和水源涵养能力。要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科学部署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全力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全面抓好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贺兰山、六盘山等区域天然林草植被的封育封禁保护,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确保沙源不扩散。

三要坚持科学治沙,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坚持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林草。要科学选择植被恢复模式,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坚持乔灌草相结合,营造防风固沙林网、林带及防风固沙沙漠锁边林草带等。要因地制宜、科学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

四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积极参与全球荒漠化环境治理,重点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引领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

五要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机制,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指导、协调推进相关重点工作。要健全“三北”工程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撑体系,建立稳定持续的投入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保持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锲而不舍推进“三北”等重点工程建设,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总体要求

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重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实现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经过顽强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3)形势研判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4)重大关系

总结新时代十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

一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五是“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5)重点任务

一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二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三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四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

五要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切实维护生态安全、核与辐射安全等,保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

(6)保障体系

要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各领域资源,汇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一要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二要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强化财政支持、税收政策支持、金融支持、价格政策支持。

三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

四要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7)党的领导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生态文明保护法治建设和法律实施监督,各级政协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协商和民主监督力度。要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3.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

(1)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2)总体要求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3)主场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到在发展中降碳、在降碳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要以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传播,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甘肃最新部署

1.2023年6月9日省委常委会会议

(1)会议主题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2)重点任务

全省各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扛起防沙治沙政治责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把荒漠化综合防治这项“国之大者”抓紧抓牢、抓出成效。要坚持综合防沙治沙,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协同防沙治沙,与周边省区联合实施一批重大防沙治沙工程,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要坚持科学防沙治沙,尊重自然规律,落实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因地制宜探索推广有效治理模式,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要坚持整体防沙治沙,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全省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2023年7月21日省委常委会会议

(1)会议主题

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重要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3)重点任务

全省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美丽甘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切实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要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构建“四屏一廊”生态功能区,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工程,以加强黄河干流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推进黄河上游水源涵养补给区建设,以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为牵引实施“三北”工程六期建设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实现蓝天碧水净土为目标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稳步推进“双碳”战略落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构建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节水型城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化绿色转型发展。要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制度,积极推进我省生态环境领域地方立法,着力提升防范和化解生态安全风险能力,切实守牢生态安全底线。

3.2023年7月31日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

(1)会议主题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

(2)领袖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非常关心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甘肃,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给我们明确了“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目标,对我们寄予了“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殷切嘱托,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强大精神力量。全省各级各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以更高站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国之大者”“省之要者”“民之盼者”,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重要内容,全力以赴抓保护、动真碰硬抓治理、久久为功抓推进,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开创崭新局面。

(3)重点任务

我省生态地位特殊而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要按照《决定》部署坚决打好标志性战役,加力促进生态环境整体好转。

一要聚焦“转型”,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提升节约集约效能,推动产业结构向低碳转变、向高端迈进,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二要聚焦“扩绿”,把造林增绿作为改善环境的基础工程,依托“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域布局推进植树造林,精准施策提升植被盖度,合理利用各类林草资源,让大地增绿景,让百姓添财富。

三要聚焦“减污”,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紧盯“好”的目标抓巩固,对准“难”的问题求突破,坚持“严”的标准强震慑,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四要聚焦“治沙”,围绕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黄河“几字湾”攻坚战,综合施策、持续用力,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统筹推进防护体系建设和治理项目实施,落实宜沙则沙、宜荒则荒要求,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防沙治沙之路。

五要聚焦“兴水”,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在开源和节流两端协同发力,强化引调保总量,细化约束降损耗,深化监管防浪费,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六要聚焦“防灾”,完善监测措施,加密监测网点,实施重点区域灾害隐患工程治理,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效能和灾害预防水平,坚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重要方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鲜明的导向、原则和策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引。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持续在内化、细化、深化上着力使劲,以更优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要推动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贯通,扭住“关键点”下足功夫,着眼“大生态”做好文章,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二要推动重拳治标与长效治本相结合,以雷霆手段开展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追根溯源、举一反三构建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做到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三要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协调,统筹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加强政策激励和宣传引导,用好市场化手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和各类生产要素参与生态建设。

四要推动科技赋能与精神传承相配合,以信息化驱动治理方式变革,组织开展技术革新、设备更新、模式创新,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新时代愚公精神等宝贵精神,切实提高生态保护修复效能,不断谱写新的绿色奇迹。

(5)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更强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坚持一盘棋,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引导督促各级各方面扛好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要打好组合拳,强化法治保障、政策支持、督察考核,促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要锻造硬肩膀,结合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提高专业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强化作风养成,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环保铁军。要提振精气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冲在前、干在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夺取美丽甘肃建设的新胜利,努力把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图景变成生动现实。

4.2023年2月24日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

(1)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强烈担当整改突出问题,以更大力度抓好任务落实,努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保护和治理黄河作为治国理政的大事,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准确把握我省特殊区位和功能,把实施黄河国家战略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努力筑牢黄河上游乃至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3)重点任务

一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警示片反映的突出问题,细化实化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严格对账销号,做到立即整改、科学整改、彻底整改,不折不扣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二要注重举一反三,在标本兼治、常治长效上下功夫,完善工作推进、任务落实、监督管理等机制,以点带面推动各类问题整改,从源头上杜绝生态破坏问题发生。

三要聚焦工作重点,坚持生态优良、生产低碳、生活宜居的导向,坚持“四水四定”原则,统筹推进水源涵养、生态修复、污染防治、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工作,争取和实施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四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作为“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内容,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强化统筹指导和监管巡查,加大追责问责力度,提高整体工作质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三)甘肃最新文件

★《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

(1)基本情况

《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已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省首部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基础性、综合性的重要地方性法规。

(2)制定背景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并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202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生态修复、经济转型、文化传承三大任务,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着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黄河国家战略在我省落地见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该《条例》十分必要,并对建设山清水秀的现代甘肃具有重要意义。

(3)主要特点

一是注重从政治上对标,深入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条例》的制定,从坚持“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旨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以地方法规形式转化为国家意志和社会行为准则。

二是注重从法治上着力,深入实施黄河保护法。制定实施黄河保护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对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条例》制定过程中,紧密结合甘肃实际,着眼立保护黄河的良法、促进发展的善法、造福人民的好法,立足黄河流域系统性、整体性制度安排,促进黄河保护制度体系更加衔接协调、系统完备,着力推动黄河保护法在我省得到全面贯彻实施。

三是注重从实践上考量,着力推动“六个现代甘肃”建设。黄河是陇原儿女的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保护黄河事关甘肃现代化建设全局。《条例》的制定,既注重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又紧扣省委“六个现代甘肃”建设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甘肃特殊区位和功能,重点就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作出制度设计,着力推动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到位。

(4)主要内容

《条例》共十章九十七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是坚持规划统领,强化管控措施。《条例》规定了省人民政府落实国家相关规划,构建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省级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的黄河流域规划体系。同时对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岸线管理、水电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禁止性活动作出规定;对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监督体系等进行了细化规定。

二是坚持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条例》明确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对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省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或者专项实施方案提出要求。对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甘南黄河上游水涵养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治理区的治理与修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职责和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作出规定。同时,规定了污染防治的要求和措施。明确加强黄河流域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对排污要求、灌区污染防治和油区污染防治等作了规定。

三是突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条例》明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应当坚持节水优先、统筹兼顾、集约使用、精打细算的原则。同时,对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用水定额管理、总量控制、农业节水、城乡生活节水等作出规定,重申了河道治理、河道采砂管理、防洪和防凌安全、水库库区管理、应急管理和宣传的相关内容。

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条例》明确规定,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应当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优化调整区域经济和生产力布局。围绕国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突出甘肃高质量发展特色,对城乡融合发展、管控总体要求、美丽乡村建设、产业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能源利用、区域协调发展、对外开放、科技创新以及绿色消费等作出规定。

五是加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条例》紧扣上位法规定,围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对建设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提出要求,对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培育沿黄文化旅游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作出规定。同时,突出我省特色,对黄河文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予以明确。此外,《条例》还对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四)领导最新要求

1.2023年7月15日胡昌升在省自然资源厅调研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1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1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1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1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1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