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链接
2022年5月12日下午,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次会议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会前对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工作作出批示。
赵豪志在批示中指出,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是我市三条工作主线之一,是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的关键抓手。各有关部门、各区市、相关功能区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动员大会部署,立足职责,抓紧行动,切实推动重大项目招商落地、开工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取得实际成效。
二、深度解读
★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是什么
1.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竞技、博彩业、收藏业等,首先,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最初表现为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社会化时,就出现了银行、债券、股票。而后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增加流动性和交易规模。然后是.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最后是国际金融一-体化。其次,虚拟经济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能力。
归根结底,虚拟经济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尽管当前虚拟经济发展得相当独立,但其根源还是实体经济。
2.实体经济与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主要特点
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但是其功能作用可以包含以下三点: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
★重要功能
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重要地位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是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我国经济想要稳健发展,就要充分重视实体经济,大力创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和制度安排。
发达的实体经济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和创新驱动器,在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中坚作用。
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战略支撑。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变化,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就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重点工作任务,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怎么办
守护实体经济这个命脉,首先要把政策基点放在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上。近几年,由于土地劳动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外需不足出口下降、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等原因,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我国制造业企业遇到不少困难。越是这种情况,越需要更多宏观政策来引导市场资源配置。去年疫情发生后,银保监会等五部门出台政策,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延期还本付息,缓解了众多企业资金链的紧张;上半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2万亿元,重点流向了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以及小微“三农”等领域,为“六稳”“六保”发挥了很大作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等,都应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针对性、精准性,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
壮大实体经济这个命脉,关键在于用创新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今天的“中国制造”面临前所未有的夹击:前有发达国家封堵,后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紧逼,而传统的粗放式增长的老路,我们也不可能重走。活路只有一条,就是创新,来一场品质革命。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要在“去”“转”“育”上做大文章:对落后产能坚决彻底地“去”,加快“腾笼换鸟”;借助新技术有力地“转”,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瞄准高端前沿精准地“育”,突破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高端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的高质量发展。
把实体经济搞上去,还要有系统观点和全球视野,将其放在更宏大的历史维度上来把握。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不能就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就制造业发展制造业。要统筹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基础研究能力,以更多引领世界技术潮流的新发现、新技术、新内容核心技术增强领跑力量;优化支撑保障,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还要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投资,铺就长远发展的“高速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新时代打造一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总之,要让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不断汇聚,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产业支撑。
★论点素材积累
回顾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能够于欧盟各国中“一枝独秀”率先走出衰退,对比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产业空心化、失业率升高、收入差距拉大的严重矛盾,充分证明了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以史为鉴,我们要在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潮流中、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站稳脚跟、战胜挑战,还是要依靠振兴实体经济,筑牢经济行稳致远、赢得竞争主动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