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0512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0512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3-05-12| 来源:北辰遴选

遴选热点

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

  “青年”与“乡村”两个名词组合,总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让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是一个宏大而具体的命题。

  乡村发展需要人才,尤其需要青年人才。当有知识、有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青年与广袤的乡村土地相遇,可能碰撞出巨大的创新创造火花。今年“五一”假期,湖南省长沙县开慧镇一支平均年龄23岁的创业团队,以新潮的创意为红色故里增添青春气息。细心观察可以发现,从创办农家乐和精品民宿,到打造度假基地与文旅IP,乡村发展中处处浸润着年轻人的智慧和汗水。

  乡村是青年大展作为的沃土,是实现个人愿景的绿洲。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把乡村当作干事创业的舞台,或在这里收获生活体验,或在这里实现人生理想。有人带着“丰满的理想”而来,也有人经历“骨感的现实”后再次“离巢”,而勇敢且坚毅者,终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青年人往往选择逐事业而居。产业发展不挂“空挡”,人才队伍才不会留下“空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山东菏泽曹县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的一份调研报告,引发业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过去十年间,仅曹县大集镇常住人口就增长了近万人,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降低了3岁。曹县人口年龄的“逆生长”,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吸附力”。在湖南,乡村文旅发展蹚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加大农村产业优化重组、整合集成力度,推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乡村必将成为年轻人“心向往之”的目的地。

  青年者,人生之华也。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34岁的余小龙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在家乡建设美丽乡村百合小镇,从种百合到育景点,将龙山百合做成了“金字招牌”。扎根泥土、奋跃而上,奋斗的姿态,将勾勒出绚丽的人生底色;青春的足迹,将铺展出乡村最美的风景。

  (摘编自《湖南日报》)曹茜茜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2日   第 05 版)

 

推动新就业形态发挥更大作用

  快递员、外卖小哥在千家万户间风雨无阻;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在车水马龙中奔流不息;网络主播、网红达人在直播镜头下各展其能……今天,越来越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涌现,依靠诚实劳动和辛勤付出,为美好生活写下生动注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目前全国职工人数达4.02亿,其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8400万。事实证明,新就业形态大幅提升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就业承载力,充分发挥了重要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作用。推动新就业形态发挥更大作用,不能只关注其吸纳就业人口、缓解就业压力、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积极因素,更要留意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等问题,要给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实打实的红利。从公平就业到劳动报酬,从劳动安全到社会保险……只有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益更加可感、更可持续,才能调动更大积极性,进而创造更多新业绩。同时也要看到,新就业形态应时而动,新就业群体人多面广,随用随招、用完即走等特点突出,给劳动者权益保障也带来新情况、新挑战。唯有更加全面、更加有力地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职业环境,才能让新就业群体有尊严、有保障,更有发展。

  (原载于人民网 作者:田宇 摘编:刘朝)《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12日 02版)

 

议论文

在全社会弘扬奋斗精神

——培育时代新风新貌②

  青年似五月的花海,青年似初升的太阳。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广泛开展五四主题团日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奏响青春报国强音。从乡村到城市,从内陆到边疆,从科研基地到车间厂房,广大青年经得起风雨、受得住磨砺、扛得住摔打,在青春的赛道上奋跃而上、奋力奔跑。

  征途如画,奋斗如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奋斗精神。奋斗精神,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是“万水千山只等闲”,是“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正因为有奋斗精神的强大牵引,所以有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有了“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深情告白,有了“平视世界”的从容自信,有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的战略定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

  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向着战胜困难奋斗,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向着美好生活奋斗,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向着共同理想奋斗,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面貌。美好理想,从来不是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人世间从来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既充满挑战,也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长期以来,奋斗精神折射在把沙漠变绿洲、把荒山恶水变绿水青山的绿色蝶变里,镌刻在绝壁水渠、悬崖天梯、挂壁公路等山乡奇景中,展示在“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为国争光风采里,浓缩于国泰民安、岁月静好的分秒守护中……奋斗精神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从听党召唤、治学报国的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到志愿去艰苦地方创业的大陈岛老垦荒队员,从放下荣誉、回乡当农民的甘祖昌、龚全珍夫妇,到像格桑花一样扎根祖国边陲的“玉麦姐妹”,几代奋斗者的事迹皆表明,脚踏实地把平凡的事做好,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抚今追昔,一个哲理更加深刻: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全党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让每一个梦想都能向阳生长,让每一个花朵都能迎风绽放,最好的环境是良好体制机制。弘扬奋斗精神,同时也要完善支持奋斗的体制机制,比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奔赴光荣与梦想的远征,全党全社会弘扬奋斗精神,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接续奋斗、团结奋斗,必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2日   第 04 版)

 

努力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需求侧与供给侧协同发力,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精神文化生活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把追求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人生发展和社会理想之中。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致力于建设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要搞好,这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新时代十年,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更加繁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发挥好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形成有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文化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必须服务人民、惠及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需要统筹需求引导与供给支撑,实现需求侧和供给侧协同发力。从需求侧看,就是要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大力提高文化创新创造能力。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调查研究,梳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群众需求反馈机制,推广“订单式”“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推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创新开展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从供给侧看,就是要研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努力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强化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深化文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惠民工程等重大部署落实落地,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

  (作者李扬为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2日   第 09 版)

 

策论文

畅通“网络盲道”,让更多人共享便捷生活

  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页面上有哪些文字、哪个窗口正在打开、什么程序正在运行等,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许多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自如使用互联网产品。

  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除“数字鸿沟”,帮助更多人拥抱大千世界,是互联网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我国有超过3.2万个政务网站实现信息无障碍。交通出行、购物、娱乐等移动应用,则让视障人群靠一部手机便能更好地与世界连接。不论是阅读还是出行,有“网络盲道”的导航,视障者的生活更加丰富,融入社会的渠道更加畅通,实现自理自立更有依靠。

  也要看到,当越来越多的生产生活服务信息向网络特别是移动应用端聚集,做好信息无障碍工作变得更为紧迫。目前,视障人群上网仍然有一些障碍待消除。比如,有些音频应用,播放键只是一个图标,软件在读屏时只能生硬地说出“按钮”两个字,无法说出它的具体含义,这就不利于视障者接收信息。有些软件升级频率快,开发者添加了更丰富的功能、设计了更美观的界面,但无障碍需求往往没及时跟上,于是出现了新的不便。这说明,信息无障碍建设仍有不小改进空间。

  畅通“网络盲道”,需要筑牢初始设计这一根基。互联网应用的信息无障碍优化,现在基本上是哪儿有卡点疏通哪儿,只有极少数能下沉到初始设计。一些开发者没有意识到,也不懂得如何围绕视障人群的上网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互联网产品在做初始设计时,应当考虑信息无障碍的要求。相关部门不妨考虑出台统一标准,为完善应用初始设计提供遵循。

  畅通“网络盲道”,有赖于构建协同发力的行业生态。比如,一些智能手机厂商开发无障碍触感设计,让视障人员触摸到界面元素,便于他们快速感知不同控件。有些头部硬件企业对手机系统进行无障碍深度优化,为行业做示范。应进一步提高各方参与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积极性,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激励推出更多信息无障碍产品服务。同时,推动相关技术开放共享,帮助第三方平台进行无障碍升级,形成共促信息无障碍建设的合力。

  畅通“网络盲道”,也离不开信息无障碍专业人才的贡献。视障人群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使用习惯。没有接受专门的培训,程序员很难从视障人群的角度去理解需求,进而优化产品。当前,我国相关专业人才较为匮乏,有必要通过培训交流,推动更多工程师把无障碍设计有效融入未来的产品开发中。

  统计数据显示,包括全盲及弱视人群在内,我国有1700多万视障者。每个人也都可能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借助听觉获取信息。可以说,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虽然对视障者更有益处,但它的服务对象包括所有人。推进信息无障碍应成为各行各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行动,主动考虑特殊人群需求,携手共创更加包容、温暖、便利的上网环境,这样就能促进信息技术服务社会的水平整体提升,让更多人共享便捷生活。

喻思南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2日   第 05 版)

 

理论热点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二十大之后的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前进方向。

  对文化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形成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同时,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为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靠的就是中华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在文化建设上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我们党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并明确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新时代十年,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力量源泉。当前,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比、与中华5000多年灿烂文明相比、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相比,我国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后五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关键时期。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并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实践新经验,对我国文化建设进行的前瞻性战略性部署。我们要以更强的担当、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步伐。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要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物质条件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为牢固的思想引领、精神支撑、价值认同。

  在思想引领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遵循。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强化政治领导,丰富战略支撑,拓展实践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

  在精神支撑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充分利用好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这一我国发展的战略性有利条件,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泛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

  在价值认同上,充分发挥中华文化重要作用,让中国式现代化更为可感可亲。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价值与意义、来展现中国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价值主张和行动方略,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能否赢得更多国际认同、能否获得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把创造文化精品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任务,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完成这些任务,最重要的是创造更多文化精品,不断为中华民族提供丰厚滋养、为世界文明贡献华彩篇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化建设成效如何,人民是最终评判者。创造文化精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坚持反映新时代的伟大变革、社会生活、精神风貌。伟大的文化精品都是时代的映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文化建设要充分汲取这个伟大时代提供的丰富营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文化精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坚持天下情怀和民族特性相结合。文化建设要有雄心壮志,要创作更多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当代中华文化形象。同时,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文化的中华民族特性,在世界文化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御西方文化霸权,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主动。

  (作者王均伟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12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9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