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点燃大山女孩梦想”的张桂梅,还是带领乡亲“宁愿不干、不愿不熬”的毛相林,亦或是用青春谱写奉献之歌的黄文秀,他们作为优秀的乡村建设者,勇担乡村重任。当前,我国正面临“十四五”重要发展节点,民族要振兴、乡村必复兴,只有重视乡村干部的培养,练就“强健体魄”,才能更好的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熔铸“一颗红心”,为“新长征”积蓄动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基层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建设美丽乡村。一方面,不改初心。驻村干部要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沉淀为投身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不摆架子,不打官腔,接地气、讲方言,构建与群众同心同德、同伴而行的关系模式,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强化“同理心”,激发“感受力”,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另一方面,服务热心。把群众当亲人,把走访当“回家”,及时发现村容村貌、产业发展、“两委”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下药,靶向发力。积极主动办好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小额贷款等民生实事,增进同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
炼就“三头六臂”,为“新长征”夯基固本。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48字”要求中提到要“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基层干部更应对标对表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乡村建设者。一要炼出“千里眼”。时刻保持“眼睛向下”的姿态,摒弃“眼高于顶”的作风,既看到人居环境、出行道路、饮水安全等“硬指标”,也要看到大病救助、就业安置、临时补贴等“软要素”。二要炼出“铁脚板”。多点进村入户拉家常,少点纸上谈兵瞎指挥。不断涵养“脚步向下”意识,迈开为民解忧的坚实步伐,用脚步丈量困难、拉近距离、缩小差距。三要炼出“硬功夫”。勤于向书本学习理论,储备与乡村建设相关的基础知识。从实践中学习业务技能,争当业务骨干、专业能手。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习高尚品德。
激活“末端神经”,为“新长征”拾柴添薪。“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新任驻村干部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才能让工作生机勃发、活力尽显。一要勇于担当。要敢于扛担子、挑大梁,遇到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一步一个脚印战斗在乡村建设第一线、苦干在乡村建设最前沿。在改厕治污、乡风文明、项目引进、灾害防治等工作中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永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劲头。二要大胆创新。在移风易俗、法制宣传中创新方式方法,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乡村制定产业规划、提供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推广,成为乡村产业的“合伙人”。三要务求实效。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对村情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摆正自身定位,既发挥帮扶作用,又调动村“两委”主体功能,协助建强村党组织,真正让农村党支部强起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新征程已经铺就,广大驻村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以“强健体魄”一马当先、奋勇向前,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