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特别是近年来信贷规模快速扩大,银行贷款管理中的一些弊端逐步显现,商业银行贷款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商业银行存贷款虚增,贷款被挪用,突击放贷、冲时点,虚假骗贷案件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甚至资产质量都构成挑战和压力,“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正是通过实施以全流程贷款管理、协议承诺、实贷实付这三大原则为精髓的贷款新规,对症下药,努力解决当前信贷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规范信贷经营和客户服务,促进和保障商业银行的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将给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提升贷款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
“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出台后,我们结合建行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贷款管理办法,全面梳理、调整、细化了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流程,充实贷款发放与支付审核的独立岗位,重新优化了贷款合同,调整了IT系统,组织各种形式的新规培训,新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个人贷款全面实施了贷款新规,并针对当前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加强全流程的管控,努力提升建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授信管理,通过对借款人的贷款实际需求量进行合理测算,达到既满足借款人合理贷款需求,又不会过度放贷的目的。建行利用在固贷领域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强化了项目评估,确保风险可控。
二是引入实贷实付的原则,通过受托支付、自主支付两种手段加强贷款用途的管理。建行按照要求对贷款支付管理提出了细化要求、设置了相关岗位,强化了贷款用途管理。
三是引入全流程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贷款管理,尤其是贷后。建设银行确定2010年为“贷后管理年”,就是想通过贷后流程的梳理、岗位的优化、贷后检查的细化等工作,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四是通过协议承诺原则强化合同约束。将贷款风险管理的要点合法地体现到合同条款中去,提高借款人违约成本,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新规实施取得积极成效
适时颁布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对积极落实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实施新规确保了贷款进入实体经济,提高了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在新制度下,没有合理的贷款用途就不能获得贷款,这样就挤掉了虚增的存贷款泡沫,保障贷款进入实体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贷款使用效率。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新规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法规框架,其提供的理念、规则和工具对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贷款流程,加强贷款用途、合同、贷后管理,提升贷款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另外,像以贷吸存、垒大户等不当经营行为将不再有运作空间,这也将促使商业银行提升经营水平,加强对贷款企业的产业链营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营销,提升经营的质量和效率。
从借款人角度看,贷款新规的实施促使企业提高了贷款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降低了融资成本。以建行某分行为某重点客户发放的一笔3.4亿元的固定资产贷款为例,该笔贷款全部按新规执行,与原发放方式相比,粗略测算企业可节约利息支出近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