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体要求
济南都市圈地处黄河下游、山东半岛城市群中西部,是我国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沿海纵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在促进全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战略作用突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济南都市圈以济南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淄博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济南市全域,淄博市张店区、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临邑县、齐河县、禹城市,聊城市茌平区、东阿县,邹平市,面积约2.2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810万人。规划期至2030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节 总体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紧紧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济南市辐射带动作用,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统领,以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促进济南市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为方向,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分工协作、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济南都市圈,为壮大山东半岛城市群、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节 发展思路
各扬所长,协调联动。树立“一盘棋”思想,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辐射带动周边城市接续发展,统筹城乡区域规划建设治理,增强同城化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创新驱动,数智赋能。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协同推进源头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促进科技创新与动能转换融通互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强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共同保护,构建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引领黄河流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改革牵引,开放合作。改善制度供给,加强模式创新,破除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高水平服务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际国内市场高效贯通,实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方位开放。
人民至上,和谐共享。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确保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更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共建幸福活力生活圈。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30年,都市圈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济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同城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综合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交通往来顺畅、环境和谐宜居、人民生活富足的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左右。便捷高效的快速网、四通八达的干线网、覆盖广泛的基础网初具规模,“通勤圈”联通水平迈上新台阶。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圈”高质量发展塑成新优势。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治机制高效运行,协同监管体系基本建立,韧性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0m3以下,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全部实现,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健全,“安全圈”协同联动水平跃上新高度。教育托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不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岁以上,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生活圈”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
到2035年,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格局全面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走在全国前列,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参与度和竞争力大幅跃升,高效基础设施全域成网,门户枢纽功能全面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区域带动力和创新引领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第二章 优化都市圈发展格局
统筹黄河、泰山两大生态系统,突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全域协调”发展导向,严守“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加快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构建核心引领、轴线展开、多点支撑的网络化都市圈发展格局。
第一节 强化济南辐射带动作用
优化济南中心城区功能。着力提高中心城区创新功能、经济功能、服务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推动区域经济效益整体提升,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突出泉城风貌和历史文化核心,抓好古城(明府城)、老商埠、洪家楼、上新街等片区保护提升。构建东西部新城区“两翼齐飞”发展格局,按照“产业导入+公共设施建设+高品质社区建设+快速交通链接”思路,做强做优东部中央商务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心区、汉峪金谷片区,加快建设济南东站—济钢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彩虹湖片区,全力推进中央活力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建设。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维持沿黄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完整性为前提,统筹推进南北两岸重点功能片区规划建设,促进南岸城区功能和人口向黄河北新城区疏解,实现两岸互动、南北共兴。补齐长清区、济阳区、章丘区城市服务配套,全面融入济南中心城区发展。加强莱芜—钢城省会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突出抓好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建设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省会城市副中心主要承载区。发挥济南战略区位优势,服务区域重要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高标准建设济南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
推动城市“瘦身健体”。强化城市空间开发管控,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统筹老城提升与新区开发,统筹硬件建设与城市管理,积极探索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新路径。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人口密度,积极破解“大城市病”,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推动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加快非核心功能和设施有序疏解,适当疏解二环路以内老城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制造环节、一般性装备制造基地、普通仓储物流、专业市场等。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分步实施丁太鲁新徐片区、泺口片区、宋刘片区、腊山工业园等存量片区改造。科学配置公共资源,引导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周边辐射延伸,实现内涵、集约、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工作,做实做细“网格化”服务,加快创建更高水平、更具示范意义的全国文明城市。
提升城市品质魅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开敞空间布局,塑造特色魅力泉城风貌,提升人民幸福感。完善国际标准、覆盖城乡、便捷共享的高品质公共服务,建设全龄友好包容型城市。构建网络化绿地系统,优化城市综合公园整体布局,建设绿色公园城市,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保护城市历史文脉,严禁在城市更新中大拆大建、挖湖造景,严禁侵占风景名胜区内土地,严禁随意拆除老建筑、砍伐老树。突出济南“山泉湖河城”一体的城市特色,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休闲环境和本土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
第二节 推进济淄、济泰、沿黄轴线展开
济淄发展轴。依托济青通道,构建以济淄科创制造走廊为主要载体的东西向发展轴,推进济淄两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六个同城化”建设,支持淄博市对接齐鲁科创大走廊、智能制造走廊,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先进材料等重点领域,打造研发—测试—产业化链条。向东联动青岛都市圈,一体构建济青发展轴带。向西联动聊城市,协同打造沿黄“一字型”大通道、绿色生态走廊、产业合作平台。
济泰发展轴。依托京沪通道,构建以济泰生态文旅走廊为主要载体的南北向发展轴带,深化济南、泰安在基础设施、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同城化合作,协同推进泰山、黄河、大汶河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共同推进泰山、齐长城等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守护好泰山“齐鲁绿心”。向南联动济宁市,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合力打造“山水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带。向北联动德州市,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建设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门户,推动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加快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联动区。
沿黄发展轴。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黄河为纽带,分区优化沿黄空间功能,构建功能多元、有机融合、协调联动的沿黄发展轴,增强沿黄地区要素集聚流通和经济发展活力,实现黄河由地理阻隔向发展枢轴转变。高标准规划建设沿黄大通道,科学合理布置过河通道,连接左右岸、贯通上下游,合力打造沿黄达海设施联通大通道、绿色生态大走廊、特色产业发展带。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资源,推进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第三节 推动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协同发展
增强战略节点承载能力。推动淄博市主城四区(张店区、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提质增容,围绕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位,加速聚要素、增量级、提质量、强功能,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和齐文化影响力。立足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发展基础,聚力推动“泰山锂谷”“泰山数谷”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速建设“千万千瓦级多元新型储能基地”,高品质推动泰安中心城区形成“两山相映、一河镶嵌”发展格局,打造山水宜居典范城市和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
着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提升县城与中心城市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城市教育、医疗、文化、养老托育等资源向县城、农村地区全面覆盖,建设成为与主城区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城。加快培育发展小城镇,发展一批资源加工、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专业强镇,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新载体、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
推进重点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强化毗邻县(市、区)合作,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发展新模式。加强规划衔接,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共享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社会协同治理,加强重大污染、安全事故等联合管控与应急处置,打造一批区域融合发展战略支点。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齐河县、禹城市、临邑县,济南市章丘区—邹平市—淄博市周村区,平阴县—东阿县—肥城市,济南南部山区—泰安市泰山区、岱岳区等探索跨市域毗邻县(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
第三章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以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为导向,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能源保障、现代水网、市政公用设施、新型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共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以济南枢纽为核心,完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并做好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都市圈内联外通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在都市圈主要通勤方向上构建“环米字型”轨道交通主骨架,积极推进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德商高铁,有序推动市域(郊)铁路发展,研究推动向有条件的县域延伸。加快济南城市轨道交通二期规划项目建设和三期规划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济南云巴高新东区环线。
畅通都市圈公路网。完善济南都市圈“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公路网,加快济南都市圈环线和济南绕城高速、济广高速、京台高速、青银高速繁忙路段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实施普通干线品质提升工程,统筹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合理布局进出城道路网络,有序开展干线公路过境段、进出城瓶颈路段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实现户户硬化路;统筹农村公路与农村生活供水、污水管网建设,适宜路段以旅游公路标准实施提升,促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便捷通畅的跨黄通道,加快建设G104京岚线黄河大桥改扩建、齐鲁黄河大桥等跨黄桥隧。着力提高公路服役能力和服务品质,统筹新改建和大中修项目库动态管理,提升公路预防性养护实施力度。健全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和安全设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推进济南机场区域航空枢纽建设。加快实施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强化与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建立泰安、德州、淄博、滨州等市与济南机场的快速通道,实现都市圈内一小时到达机场。新开、加密国内外直达航线,加快打造联通全球、覆盖全国的航线网络。统筹机场与周边发展区域,实现空港枢纽与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城市有机融合,建成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标杆。有序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布局,完善通用航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低空监视服务网,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
打造海河联运的黄金水道。抓好小清河数字(智慧)航道建设,建成小清河复航工程,打通济南都市圈出海新通道,打造绿色高效的“黄金水道”。研究论证京杭运河—小清河联通工程、徒骇河通航工程,增强内河航道通行能力,扩大通达范围。适时开展黄河适宜段通航研究。加快建设小清河济南港,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河海联运和公铁水多式联运。
建设便捷高效运输服务体系。加强都市圈公共交通服务供给,实施都市圈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工程,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为主体的大容量快速低碳客运通道,研究利用既有铁路的富余能力开行市域(郊)列车。打造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旅客联程运输体系,探索推进民航、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联程票”制和安检互信,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运输“一票制”发展。推动都市圈内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和优惠共享,完善跨城通勤交通服务网络。规范有序发展道路定制客运,加快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升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深入贯彻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国家交通都市建设,鼓励引导绿色出行。提升机场中转市场份额,增强中转功能,推行航空行李直挂和跨航司便捷中转,强化济南遥墙机场枢纽竞争力。高标准建设济南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联合搭建都市圈商品交易市场、展贸对接会等商贸流通设施及平台。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提供全程电子化服务。
第二节 夯实绿色安全能源保障网
实施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利用“双轮驱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构建内外协同的煤炭供应链,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大幅提高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优化都市圈电力主干网架结构,强化电力调峰能力建设,完善城镇输配电网络,提高都市圈电网输电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区域天然气干线管网互联互通,规划实施内联外通相关工程,提升天然气调峰储配能力。强化与青岛、烟台等市沿海LNG接收站联通,加快推进山东天然气环网干线和章丘—青州联络线输气管道等建设,实施跨区域天然气管网和运营平台建设。因地制宜稳妥推进清洁取暖,加大民用、农业种植和养殖散煤替代力度,完善清洁取暖长效机制,防止散煤复烧。统筹区域工业低温余热利用,依托电厂、大型工业企业开展远距离供热示范,淘汰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推动肥城市、聊城市茌平区等依托丰富热源实施外热入济项目,加快实施莱热入泰等项目,推动济南都市圈供热一体化,打造北方地区跨区域能源合作典范。
第三节 打造高效集约现代水网
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依托黄河、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统筹黄河水、长江水、淮河水、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等各类水源,衔接相关流域规划,完善跨流域、跨县区、多水源联合调度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和再生水主干管网建设,加强城镇再生水利用,鼓励农村地区就地消纳利用再生水资源。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强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强骨干河道治理,积极开展水利工程病险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实施防洪水利提升工程。搭建综合数字化共享平台,健全防洪减灾风险指挥体系,加强跨部门合作,建立跨区域信息共享机制,发挥整体防洪效能。提升城市内涝治理能力,提升都市圈气象灾害风险预警能力,扎实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
第四章 共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立足都市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条件,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模式,引导产业合理化布局,着力构建有重点、分层次、韧性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共同组织实施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协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级、五千亿级产业集群。扎实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轻量化铝新材料产业集群等提质增效,争创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积极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两链融合”,构建“技术—产品—场景—业态”的未来产业培育链路。在量子科技、未来网络、氢能与储能、区块链、元宇宙、空天信息、基因与细胞技术、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等领域布局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任务,构建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体系。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共同制定未来产业政策体系,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众创空间。探索建设都市圈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加快建设济南未来产业先导区,重点突破量子科技、区块链、空天信息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产业从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专利申请、商标品牌塑造和标准制定。围绕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兼并重组,引导产业转型转产、环保搬迁和梯度转移。围绕钢铁产业等区域典型传统产业,推动钢铁企业加快实施升级改造,优化提升莱芜—泰安内陆精品钢基地,推动内陆非规划基地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支持退出产能企业转型发展,打造内陆钢铁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标杆。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扩大5G建站规模。推进“千兆城市”“百兆乡村”建设,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到99%以上。实施新型数据中心建设行动,支持济南市打造低时延数据中心核心区,推动淄博市临淄区、肥城市、禹城市、齐河县、邹平市、聊城市茌平区、东阿县等建成一批面向垂直应用领域的数据中心,争取布局建设2—3个工业大数据省级区域中心和行业中心。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新一代高性能计算设施和大数据处理平台,推动济南国家E级超算中心融入国家分布式超算互联网系统,建设边缘计算节点资源池,构建“边缘计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解析节点,构建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推进智能传感、数字孪生、云计算、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集成创新。打造无线宽带都市圈,实现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高速无线局域网覆盖。加快低轨通讯卫星系统组网应用,加强与地面通信骨干网融合,探索应用新场景。
加快数字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济南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融合开放平台,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核心软硬件、融合性新兴业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中国算谷,巩固提升服务器整机制造全球领先优势,建设一批区块链基础平台型重大项目,推进区块链深度融合应用。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建立产业生态合作机制,联合举办数字经济项目推介活动,推动200个左右数字经济项目落地。
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融合创新应用,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产品个性化、管理智能化。发展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星火·链网”超级节点(济南)、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应用,完善国家级、省级及边缘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推进济南首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综合试点工作。布局一批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每年培育10家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创新示范企业、10家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积极创建国家智能制造先行区。实施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打造计划,创建“产业大脑+晨星工厂”新模式,培育世界级“灯塔工厂”后备军。
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依托济南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大脑”优化提升工作,建成协同服务的都市圈城市大脑集群,合力建设智慧都市圈。深化智慧政务服务,进一步推进流程再造和“一次办好”改革,优化“爱山东”APP功能,推动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全部“掌上办”。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级、各部门事项、流程、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决策长效机制,推动信息新技术在城市监测预警、城市安防、打击犯罪等领域深度应用,开展大数据在社会态势感知、综合分析、预警预测、辅助决策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优化线上线下融合社区生活服务。健全覆盖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资源的同城化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实现都市圈内数据目录级联对接、一体运营。
第三节 促进服务业高端化品质化发展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发挥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联动淄博加快发展科创金融,支持泰安市建设金融商务区,推动金融服务绿色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等发展。支持济南市加快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态。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争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化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及物流通道布局,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统筹共享区域会展资源,联合举办会展活动,打造具有区域形象力的会展品牌。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构建都市圈高品质消费空间体系,积极打造泉城路、泰山天平湖、周村古商城、东阿阿胶城等智慧商圈和特色街区,推进老字号集聚区建设,积极培育首店、首发经济发展。积极布局发展无人零售、智慧零售等新型零售业态,丰富假日经济、夜间经济产品,布局离境退税店。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完善城市、街区、社区多层级、全覆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网络,健全社区商业配套,构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加快培育电商基地和特色产业带。着力提升餐饮服务发展水平,加强餐饮油烟排放控制,实施鲁菜传承与创新工程,建设芙蓉街、宽厚里、齐盛里、黄河水街、泰安老街等美食地标。协同实施医疗服务提升工程,培育引进高品质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健康管理等服务业。以济南市成功创建普惠托育试点城市为抓手,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积极争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提质发展居民服务业,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等个性化、品质化和高端化定制服务,发展“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展绿色消费、数字生活、文化旅游、生态体验等消费新场景。推广发展时尚健身、室内冰雪、网络电竞等新型城市体育产业,大力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繁荣发展体育消费市场。
第四节 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
高水平打造现代农业高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新型服务等乡村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动济南、泰安、聊城、滨州等市协同发展预制菜产业,建设预制菜产业基地。积极开发旅游观光、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产品,大力发展精致农业、体验农业,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链。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载体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支持淄博市开展国家数字农业农村改革试点。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设一批重点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聚焦优势区域、优势单品,高标准打造一批区域特色品牌。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建立都市圈农产品保供同城合作机制,协同布局农产品应急加工、储运、配送、供应网点全流程流通体系,增强农产品调控配送能力,打造1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联动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推广“减垄增地”“全域土地托管”模式,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加快种质资源鉴定利用和新品种培育研发推广,推动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及改造提升,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
第五节 共筑优质产业生态圈
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制定产业同城化发展引导目录,强化区域产业政策对接,强化济南周边城市服务配套和产业承接能力,打造“济南研发+周边转化”“终端产品+协作配套”格局。探索共同开发、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模式,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地间经济指标分算机制,推行“双向飞地”“异地孵化”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方式。
加强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分类培育一批5000亿级、3000亿级、1000亿级产业发展平台,支持加快建设齐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持产业园区采取跨地区共建、共管、代管、托管等合作模式,协作开发建设运营。加快建设新型产业载体,积极引导工业生产企业上楼,布局建设“制造大厦”等,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产业社区建设,着力打造大型楼宇型产业社区、绿色建设产业社区、新材料产业社区等专业化产业社区。
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围绕重点产业,依托头部企业、相关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紧密协作,实现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一批重点产业共同体。共建都市圈产业(链)合作机制,建立产业链协作需求清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发展。联合实施产业集群配套型和关联型企业招引工程,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完善供应链清单制度和系统重要性企业数据库,清单式管理高风险零部件和“卡脖子”技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第五章 协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加强创新资源整合、交流、共享,构建开放型、网络型、融合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资源集聚转化能力,打造都市圈协同创新共同体。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增强济南市在国家创新布局中的战略位势。加快建设齐鲁科创大走廊,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积极推进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等大科学装置建设,争取建设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山东创新中心、齐鲁中科现代微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积极争创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坚持“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推进实施高端芯片、人工智能、北斗星动能、氢进万家等科技示范工程,支持开展济南至淄博高速公路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开展量子科学、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重大原创性研究。推动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承担相关战略任务,支持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创建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等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低空监测等领域省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黄河流域(济南)水生生物监测实验室等黄河战略重点实验室。
打造新型研发机构群。实施创新创业共同体培育计划,推行灵活运营机制,高水平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实施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提升计划,培育建设国家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省实验室、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等。在量子信息、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种质创新、MEMS等领域,新创建一批省级平台基地,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形成多层次网络化创新体系。
第二节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
打造创新共同体。推动都市圈各市(区)有效利用“创新飞地”“研发总部”等方式,建立跨区域创新协作机制。实施齐鲁科创大走廊东延工程,协同推进济淄同城化科创大走廊先行区建设,促进淄博科学城、大学城、创新谷、科创中心等科创片区与齐鲁科创大走廊高效链接,支持淄博市张店区加快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深化泰山智慧谷“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建设,强化与驻济高校院所对接,支持泰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建设中科院空天动力研究中心、燃气涡轮动力研究中心、射线类科学仪器研发平台等重大创新工程,承接北京创新功能外溢,争取设立首都科研院所分支机构。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突出济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带动作用,完善“1+6+N”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功能,加快建设黄河流域技术转移中心。扎实推进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辐射带动都市圈实现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一批深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路径。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支持高校开展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技术经纪人制度、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制度。充分发挥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支持科研成果转化。
第三节 营造卓越创新生态
深化创新体制改革。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技术总师负责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等科技研发制度。全面深化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使用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探索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积极推行创新技术、创新产品“首购首用”,对都市圈内企业为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投保的产品综合险给予保费补助。不断完善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促进企业加快创新、提档升级。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员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建立改革举措和支持政策异地同享制度。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编制发布主导产业、重大创新工程及重点项目所需的紧缺性创新人才需求目录,协同引进领军型、高层次、紧缺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优化高层次人才安居、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安置等政策配套服务。建立健全柔性引才机制,以双向兼职、联合聘用、技术入股、项目合作、退休返聘、“周末工程师”等形式,实现人才“为我所有”向“为我所用”转变。高水平建设济青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推行一体化人才保障服务标准,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留到、回到本地就业。发挥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和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作用,积极探索海外科技人才引进和服务管理机制,畅通海外人才引进渠道,建好侨梦苑·国际人才港、山东省留学人才之家等人才集聚载体,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支持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引才育才用才。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鼓励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发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的带动作用。用好济南市、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行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打通都市圈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倡导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培训等活动。
第六章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动改革系统集成、高效协同、走深走实,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协同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互利共赢。
第一节 促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加快人力资源市场一体化。创新和完善济南都市圈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坚决破除各类城镇落户隐性壁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联合推进集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发展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高水平人力资源服务业,打造人力资源全链条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创新人才自由流动、跨区互认、市场联合评定等体制机制,支持济南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打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服务业高地。联合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畅通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
探索推动土地市场一体化。优化土地管理和高效配置机制,创新土地供应模式,逐步建立区域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严格控制增量,注重盘活存量。完善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供应方式,积极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高存量建设用地开发利用水平。支持都市圈在新旧动能转换和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省市县三级分级分类保障都市圈合理新增用地需求,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工程、重大产业项目优先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坚持以补定占,根据补充耕地能力,统筹安排占用耕地项目建设时序。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政策要求,在都市圈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调剂。
建立统一的技术市场。探索建立都市圈统一高效的科技创新政策协同机制,畅通原始创新、概念验证、孵化培育、转化落地全流程全链条,协同促进科技成果加快产业化和资本化。加快清理和消除城市间因技术标准不统一形成的各种障碍。建立都市圈技术交易市场合作机制,构建多层次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体系。鼓励发展跨地区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等业务。
加快推动金融服务一体化。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金融集聚区在都市圈合理布局,加快推进金融信息、票据流通、信用体系一体化,降低跨行政区域金融交易成本。支持都市圈内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沪深交易所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上市融资,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搭建科创企业上市融资全方位服务平台。加强区域政策与财政、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联防联控,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第二节 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高水平建设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推动贸易和投资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推进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和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扩大软件开发、研发设计等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增强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中医药等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作用,大力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促进文化贸易产业集聚,更好地打造黄河文化出海通道。支持都市圈内有条件地区探索设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鼓励建设双向“飞地”合作平台,建立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济南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区域制度创新协同共享机制,协同开展制度创新和产业合作。
高水平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依托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优化完善济南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功能,形成“一点接入、一站服务、一平台汇总”的专业化服务支撑。推进中国(济南)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发展“集货集发+采购供货+代采代发”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新模式,培育跨境电商本土品牌企业和品牌商品,建设海外仓、边境仓,到2030年培育形成50家左右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和龙头企业,打造20个跨境电商园区。
高水平建设国际化园区。推进济南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聚焦世界500强企业和产业链引擎项目,实施“标准地”招商,培育国际一流产业集聚区。推动济南综合保税区、济南章锦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建设发展好淄博综合保税区。支持淄博市打造鲁中国际陆港,支持齐河打造一单制国际内陆港。积极推动高水平开放,支持海峡两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合作区、中德(济南)中小企业合作区、山东淄博经济开发区国际合作产业园、山东周村经济开发区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中韩(肥城)绿色园区等平台载体加快建设。
第三节 合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推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开展准入壁垒排查清理,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改革,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打造一批主动提醒、静默认证、免申即享、智能审批等服务场景,持续扩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领域。探索“展品变商品”“首店绿色通道”机制,提升审批时效性和便利性。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加强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建设涉外商事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实施政务联通互认工程,强化都市圈内的政务合作,推动各类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都市圈内的异地同标准办理,为群众和企业提供触手可及的“就近办”政务服务。持续开展都市圈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支持济南市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发园区行政处罚权改革。实行政务服务事项办理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依法推行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建立完善容缺受理制度,实行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智能审批。健全都市圈内海关、商务、交通运输、口岸物流等部门合作机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应用,推进通关流程电子化,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建立济南都市圈区域12345热线联动机制,高效推动企业和市民诉求“接诉即办”。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建立健全清除隐性壁垒和排斥潜在竞争者行为长效机制,取消企业差别化待遇,加快取消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企业异地备案手续。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建立举报处理和回应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率先在信用信息互联互享、跨区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诚信文化共建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开发信用便企惠企场景。建立市场监管协调机制,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统一监管标准,共同推进“互联网+监管”。
第四节 协同推进区域开放合作
共建陆海联动的开放新格局。强化与青岛都市圈协同发展,打造济青科创制造廊带,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开放协作和陆海港口联动,唱响新时代济青“双城记”。深化济南市与临沂市革命老区对口合作,重点打造产业、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文化旅游4个合作升级版,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推进两地对口合作取得实效。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与省级新区探索园区合作机制,发展“飞地经济”,支持聊城市茌平区建设济聊一体化的双向门户,支持淄博市临淄区建设链接济南、青岛都市圈的关键节点。
强化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互动。发挥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泰安市建设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动黄河流域交流互动。推动沿黄上下游城市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合作,探索建立沿黄合作机制,加强与郑州、西安等城市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联动,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推动黄河流域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联动。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学习借鉴雄安新区经验做法。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建立健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的长效机制,组织服务平台、骨干企业抱团开拓重点市场,稳步提升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比重。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齐鲁号)创新发展,完善多式联运服务,从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创新能力、品牌文化等多方面丰富品牌内涵,建立健全中欧班列(齐鲁号)合作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中欧班列(齐鲁号)。支持齐鲁(柬埔寨)经济特区建设。按照市场原则、国际惯例稳步建设一批硬件基础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网络布局完善的境外项目,带动优质装备等产品出口和技术合作。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机遇,高水平参与建设面向日韩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第七章 推进生态环境联保共治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协同治理,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筑牢黄河下游重要生态屏障,营造山清水秀现代化都市圈。
第一节 同保共育山水生态格局
共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依托泰山和济南南部山区主要生态控制区,串联徂徕山等生态资源,构建鲁中区域生态屏障。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强化黄河两岸湿地群、滩地、防护林带等多元生态空间功能,嵌入多元化生态功能节点,打造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画卷。加强重要水系生态廊道建设,构建大汶河、小清河、徒骇河及其支流沿河综合防护林体系,着力打造沿河堤外“绿廊”。充分发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类城市公园等生态资源优势,扩大水源涵养林和动植物天然空间,系统织补森林、湿地、植被等生态空间。
推动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黄河、海河及小清河流域主要支流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沉沙池、各类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河流湖泊生态环境修复试点,实施常态化涵养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强化湖长制,改善河湖水质和生态环境,加快推进雪野湖、玫瑰湖、白云湖、文昌湖等水体生态修复。实施济西、汶河等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进一步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完善林长制,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增加森林植被,建立森林防火、生物灾害监测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实施森林生态立体化保护体系建设工程,保障森林生态安全。采取农业复垦、生态复垦、产业复垦等模式,开展矿山地质生态修复。抓好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统筹做好济南市长清区、肥城市等地生态修复工程,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深入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域等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推动跨市域生态保护红线有序衔接。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及实施情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时监测网络建设,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和保护成效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都市圈生态环境准入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以正向引导为主线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探索和引领生态环境管理转型。
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大生物多样性修复力度,维护典型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强化环境监督管理能力。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重点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的保护救护,完善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强化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监测系统,提高保护监测能力。
第二节 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优化产业结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退出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全面开展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完善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
共同实施水环境保护行动。联合保护黄河流域、海河流域等生态环境,开展水生态环境区域联防联控试点,联合实施跨(共)界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建立跨市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统筹开展流域工业污染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区域再生水利用,到2030年济南市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以上,其他市区和县城达到55%。系统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和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加快建设沿河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到2025年国控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水质。
联合开展固废危废处置。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深入推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重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促进生活源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推行工业绿色生产,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利用。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引导建筑行业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在都市圈内合理布局,完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条发展。积极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强化医疗废物转运处置。开展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合作,探索建立危险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生态补偿机制,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和环境风险监管防范能力,在危险废物等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建立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大区域环境治理联动,整合区域资源、环境、生态监测能力,健全跨界污染纠纷协调处理、环境监测设备及应急资源共享等机制,实现环境监管执法全覆盖,共同打击边界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和重大活动协同保障,加强重大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环境风险问题,联合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措施。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联合制定区域重点污染物控制目标。探索建立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加快产业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深化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的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创新打造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等绿色产业应用场景,支持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试点,推进泰安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德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开展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生产,共同组织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区域内煤炭等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发挥济南市有利条件、加快打造济南环保产业集聚区。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和特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新路径,支持都市圈内城市开展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试点工作,探索环境治理项目与经营开发项目组合开发模式。加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支持毗邻县(市)共建共用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理念,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居民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到2030年济南、淄博、泰安等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70%。积极打造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加快新能源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应用,推进城市货运配送绿色化、集约化转型。大力推广运用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绿色产品,有效禁止或限制部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开展都市圈生态产品信息普查,摸清各类生态产品数量、质量等底数,制作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政策,逐步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联合制定工业、能源、交通、城乡建设等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支持都市圈开展碳普惠体系建设,利用碳普惠平台践行低碳行为。支持济南、泰安等有条件的市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支持聊城市茌平区推进碳捕集利用,实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和再资源化。加强对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行动的信息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八章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生活圈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
第一节 推进公共卫生高效协同
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推进都市圈内率先实现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汇集、数据共享、创新应用和创新服务。加大医学类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按规划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深化专科联盟建设,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强化医疗资源统筹,合理均衡布局,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开展都市圈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联合监督执法、应急救援保障等公共卫生共建共享方面的合作,完善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传染病多渠道监测预警一体化服务平台。构建医疗保障综合服务体系,建立“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齐鲁中医品牌建设,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联合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提升百姓运动幸福指数。
第二节 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协调
推进教育协同发展,依托各市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资源,联合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利用现有互联网技术平台,鼓励学校跨区域协作,深化校(园)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推进教育同城化发展,建立济南都市圈教育合作机制。支持都市圈内高校强化建设,高水平筹办空天信息类大学。加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开展学术交流、跨校选课、同层次高校学分互认,共建院校科研实验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支持高校跨地区共建共用科研平台和实训基地。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对接的新路径新模式,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对接产业、支撑发展的职业院校和专业(群),高标准建设山东(济南)智能仿真公共实习实训基地,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
第三节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挖掘文化底蕴。加快推进大运河、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推进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海岱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重大项目,重点推进焦家、城子崖、大辛庄、桐林、齐故城、大汶口等遗址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推进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创建,推动济南都市圈大遗址保护纳入国家记忆工程。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育及梯队建设,推进临淄剪纸、莱芜梆子、东阿阿胶、鱼山梵呗、商河鼓子秧歌、淄博陶瓷琉璃、黑陶、蹴鞠、杂技、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
构建全域旅游格局。高品质建设泉水文化旅游标志区,实施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连片扩容,加强济南古城(明府城片区)保护利用,加快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遗。依托济南、泰安等地文物资源,建设区域性和县域文物主题游径。建设泰山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加强泰山石刻保护利用,推进大汶口考古遗址公园、泰山博物院建设。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实施齐长城文化公园、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工程。共建“山水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带、大运河(山东段)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齐长城文化旅游带、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响都市圈文化和旅游品牌。共建文化旅游推介平台,扩大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泰山等5A级景区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支持周村古商城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泰山天平湖、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等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城市休闲,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举办泰山国际文化论坛、两河(黄河、大运河)文化论坛、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济南国际泉水节、冬至阿胶养生文化节等重大文化和旅游会展节庆活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依托山东广播电视台辅中心、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淄博陶瓷文化创意园等,打造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面打通景区与高铁、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强化旅游重点交通枢纽站点配套,开通跨域、跨景区观光巴士专线。探索搭建都市圈融媒体传播矩阵,提升都市圈文旅品牌宣传水平。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规划建设济南市博物馆新馆、淄博市博物馆新馆、泰山博物院、齐河黄河文化博物馆群等文化设施,推进美术馆、图书馆和文化馆(站、中心)联动共享,实现城市阅读一卡通、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公共文化联展一站通、公共文化培训一体化、研学旅游一体化发展。
第四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高水平推进国家级和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移制度、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试点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加快投融资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推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统筹城乡学校建设,科学规划、调整优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网格化推进城市医联体,推动高水平医疗机构有序向新城区、乡村扩容延伸,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能。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和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供水、燃气、污水处理和公共消防等市政公用设施向乡村延伸。统筹产业、土地、文化等资源禀赋,兼顾社会伦理、环境友好等条件,积极稳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有序推动齐河县等黄河滩区迁建。
第五节 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覆盖全体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机场、地铁站、学校、医院等重点场所治安防控,构建圈层联防联控网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区域交界地区城市管理协作水平,探索建立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协商机制,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健全安全生产联动长效机制,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消防安全集中整治,重点整治违规用火用电、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违规住人、消防设施损坏、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加强区域间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交流,着力推动区域间食品安全信息互通、风险会商研判、风险预警发布、风险交流合作等领域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推进社区服务互联互通,推动社区代办政务服务全域通办,鼓励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等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具有都市圈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品牌。
第九章 推进规划实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都市圈内各市职责,建立统一高效、协调顺畅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和要素保障,确保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
第一节 强化组织协调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领导贯穿济南都市圈建设全过程,为实现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筹指导,完善多层次常态化组织协调机制,为实现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有力的领导保障。
第二节 完善推进机制
在山东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框架下,依托省会经济圈联席会议机制,统筹指导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实施。济南市要切实发挥龙头作用,牵头制定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具体行动计划和专项推进方案。济南都市圈内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落实本规划。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规划实施跟踪分析、动态监测和督促评价。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济南都市圈建设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 扩大社会参与
完善企业、市民等社会主体信息沟通和参与机制,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形成推动都市圈发展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等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规划及相关配套政策解读,加强宣传引导。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都市圈发展建设研究,为都市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