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视察时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这段重要论述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实现“三个变革”。实现“三个变革”,必须抓住创新发展这个“牛鼻子”,在科技创新上做文章,在增强创新力上下功夫,在更高起点和更扎实基础上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此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多次强调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在谈到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指出,“要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这里强调的是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在谈到科技兴农时指出,“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基地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专家学者要把论文真正写在大地上,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这里强调的是农业要与科技融合、农业基地要与科研院所合作;在一汽集团视察时指出,“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强调“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现在中国要向制造业强国、工业强国的更高目标发展,就是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抢抓机遇、弯道超车”。这里强调的是加强自主研发、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在长春新区视察时指出,“高新科技园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科技创新时必须树立科学理念、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吉林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必须认识到,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紧扣发展,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要盯住科技发展前沿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明确技术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要立足基础、发挥优势、面向未来,加快新能源汽车、航天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性技术突破和成果应用,提高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的承载能力。二是强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为了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特别要发挥地方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加强学科建设,加快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为地方培养优秀人才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要加快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的目的,就是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要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其次,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将广大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再次,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要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将高校和科研院所创造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地方高校要善于主动寻找出路和资源、立足现实,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强化校企合作,多方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对于面临转型的高校来讲,更要将发展的眼光主动聚焦在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上,发挥智力人才优势,寻找本地重点企业的创新需求,进一步打通校企合作机制,还可以与企业、行业协会、工商联合会等深度合作,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智力支持和人才活力。最后,要促进生产要素和环节有机组合。在建设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过程中,要按照遵循规律、强化激励、合理分工、分类改革要求,通过企业需求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供给达成合作,促进各生产要素有机组合,在三者之间探索出一条扬长避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之路。要以打造社会服务精品项目为切入点,不断探索建立更高质量的产学研协作模式,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健全“校政企”共建机制,加强“协同型”管理,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组织等多方组成的协同共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