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甘肃遴选网 > 考点速递 > 笔试考点 > 【甘肃遴选·78期】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遴选·78期】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3-29| 来源:北辰遴选

一、热点链接

2024年2月22日,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用心用情用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二、深度解读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了重要论述。

1.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2.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第二,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第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第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3.“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

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4.“深化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对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一概否定,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

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5.“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

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6.“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7.“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敬畏历史、敬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

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3.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1)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①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③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④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⑤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2)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3)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第二,秉持开放包容。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

2022年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沪宁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王沪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文物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文物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做好新形势下文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王沪宁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广大文物工作者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深入做好各项工作,推动文物事业更好发展。要坚持保护第一,全面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要深化文明历史研究,提高创新和阐释能力。要让文物活起来,丰富人民历史文化滋养。要深化文物国际交流合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全面加强党对新时代文物工作的领导,持续抓好文物战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

2019年8月19日上午,习近平从北京乘机抵达酒泉市所辖敦煌市,即前往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并走进洞窟察看历史悠久的彩塑、壁画。他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习近平接着来到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介绍,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在认真听取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郑炳林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表示肯定,强调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同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果。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要加强敦煌学研究,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要关心爱护科研工作者,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科研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搭建更好平台,提高科研队伍专业化水平。

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嘉峪关,察看关城并听取长城保护情况介绍。嘉峪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习近平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要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精神

2023年12月19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自觉贯彻落实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会议强调,要按照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保护与开发等重大关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要着力构建保护体系,健全保护机构,完善保护机制,加强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筑牢法治保障,构建大保护格局。要推动文明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要加强党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负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政治责任,各级文化遗产主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确保规划落地、政策落实、工作见效。

★《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1.形势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增强文化影响力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文物保护、研究、管理、利用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性安排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发展利好政策,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指明了新方向。省委省政府确定文化强省建设目标,部署重要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为文物事业长远发展赋予了新使命。国家和省上相继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特别是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改革发展为主线,以强化文物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推进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在推动甘肃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在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在助推文化强省建设上作出新贡献。

3.基本原则

(1)坚持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时刻对标对表,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站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文化支撑的政治高度,肩负起新时代党的文化使命,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力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更好发挥文物在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保护第一。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引导全社会增强对文物的敬畏之心,推动各级政府树牢保护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强化各级文物部门守土尽责使命担当,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坚持依法保护、系统性保护,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坚守安全底线,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大格局。

(3)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文物价值研究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健全完善普惠均等的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开放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赋能添彩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4)坚持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鼓励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重大举措、重点工作,压茬落实重大工程、重要任务,解决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健全制度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全省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5)坚持融入大局。胸怀“国之大者”,牢记“责之重者”,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统一起来,统筹保护与利用,统筹研究与阐释,统筹安全与发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省文物事业积极融入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使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6)坚持合作交流。紧扣国家文化外交战略大局,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交流合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抢占“一带一路”文化制高点。实施甘肃文物外展精品工程,用好敦煌文博会等国际平台,推动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简牍文化等甘肃文化品牌在国内外推介巡展、文明对话、合作交流等,对外展示中国优秀文化和幸福美好新甘肃。

4.发展目标

到2025年,紧盯“全国一流”目标,形成文物保护利用的甘肃经验、敦煌模式,走出一条符合甘肃省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构建和完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文物保护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实现全省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物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文物保护水平全面提升。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建成河西走廊首条国家遗产线路。文物考古研究深入开展,在古人类史、中华文明起源、周秦文化与中华文明发展、丝绸之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等六大领域取得新突破。石窟寺保护利用长效机制全面形成,推动“中国特色、敦煌经验”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革命文物资源普查全面完成,保存状况持续改善,以陕甘(陕甘宁)片区、长征片区、西路军片区为重点的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体系全面形成。建成文物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石窟寺、土遗址、古代壁画和文物数字化、实验室考古等领域的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建设甘肃文物资源大数据库,构建文物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打造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甘肃样板。文物机构队伍着力加强,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与承担的使命任务相匹配。文物对外交流合作更为广泛,甘肃文物影响力更大提升,全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2035年,文物保护利用强省取得重要进展,文物资源系统性科学性保护全面实现,全省文物资源数据库建成使用,文物考古更好厘清甘肃历史文化脉络,持续巩固甘肃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史中的地位,文物科技创新和数字化保护利用全国领先,博物馆改革发展成效显著,革命文物得到全面保护有效管理合理运用,文物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与文物资源和文物工作任务相匹配,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达到新高度,甘肃文物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大幅跃升,为建设文化强省、服务“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5.主要任务

(1)全面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安全工作

① 健全文物资源管理制度。

②建设全省文物资源大数据库。

③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

④健全文物安全责任体系。

⑤构建文物安全部门协作机制。

⑥提高文物安全监管和防护技术水平。

(2)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和敦煌研究院示范引领

①推动省部共建敦煌研究院。

②打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

③建设敦煌学研究“高地”。

④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⑤推进文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抱歉哦,本篇为vip章节,需要本站VIP会员才可以继续阅读哦~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375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03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1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02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49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375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03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1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02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49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375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03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1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02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49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375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03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1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02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49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375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03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17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02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49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