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个根本保证”“五个必须统筹”,彰显了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高度自觉。深刻把握“一个根本保证”“五个必须统筹”的科学内涵,对于把握经济发展方向、应对复杂严峻形势,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经济根基。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定不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这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最为首要的就是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方能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习主席深刻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表明,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无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有为善为。要通过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不断完善市场规则,优化营商环境,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各展其长,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统筹发力,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和高效能的宏观治理,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是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习主席指出:“要统筹推进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打通两者结合的断点堵点卡点,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内需求不足,外部需求面临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不利影响,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动态平衡。一方面,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有进有退、有增有减、有保有压,增强供给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另一方面,要持续优化总需求管理,加快补上内需,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夯实国内大循环,更好带动和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是新动能不断涌现、旧动能不断更新的过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习主席强调,“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这表明,要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双轮驱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各地要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动能。另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激发传统产业转型潜能,加快传统产业融合新技术、新模式,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过长期持续快速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规模巨大的资产,迫切需要加强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一方面,要厘清各种存量资源,拓宽视野打开思路,做优增量盘活存量,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活动更高效地运行,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坚持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双向发力,提高政策整体效能,兼顾“破”与“立”,有效落实存量政策,推出增量政策,推动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辅相成,强化逆周期调节和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质和量的有机统一,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习主席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继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对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规模都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已形成巨大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和产业配套能力,为经济质量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优势之上,要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和领先技术,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鞠晓生;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