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机构改革工作的纵深推进,县级层面的改革任务也将逐步落实,加之今年许多地方面临着届中调整,因此势必有许多年轻同志得到进一步的使用和晋升。按理说,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用是值得开心和自豪的事情,可是最近有朋友向文泽老师倾诉,自己不愿意改变现状,认为基层的副科性价比不高。
NO.1
性价比在于个人的选择和规划
众所周知,许多地方的基层工作繁杂苦累远,许多基层的同志在熬够了五年服务期后,首要选择就是参与遴选考试,调动到上级单位,以期解决夫妻两地分居、个人职业发展等问题。而一旦提拔为实职副科级领导职务,不仅面临着试用期的年限限制,而且如果发文任免的时间不合适,或者是工作单位跨了层级,无形之中又延长了能够再次参与遴选考试的时间,甚至在符合条件后面临着35岁的考试门槛,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于这类同志来说,副科的性价比确实不如博一个梦想和未来的性价比高。
但是对于另外一些同志,他们不愿意遴选考走,有志于在当地实现理想抱负,或者是不愿接受家庭分居的原因,再或是年龄不符合考试的要求等等,提拔副科更进一步成为了改善家庭条件、提升社会地位最好的选择之一,性价比非常高,也更为现实。
还有一些同志,他们的工作理想就是“吃喝不愁不操心”,自身家庭条件又比较殷实,从小到大也没怎么经历过压力和苦难,进体制的原因就是为了稳定和安全感,对于他们来说,担任副科领导职务意味着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放弃了更多的个人生活,如果接受不了,可能也不会过于看重这一机会。因此,性价比取决于个人的规划和选择。
NO.2
性价比也分“职务含权量”
在一部很经典的电视剧《我主沉浮》中,文山市市长田丰义提出了职务含权量的概念,并发明了职务含权量公式:Q(职务含权量)={S(实际权力支配力)+C(财政支配力)}/Z(职级)。这个有趣的理论也可以用在探讨副科级的性价比上。副科级干部看似不高,实则在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且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基层,成为副科级干部通常会成为科局的班子成员,哪怕是在乡镇,管理的范围可能涉及某个领域和大量的人口,职责和影响力不容小觑的。虽然所有的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干部也都需要做出一番好的事业,但是由于职能职责的不同,干部对于不同岗位的向往是不一样的,付出的成本也不一样,提拔和任用难度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职务含权量”较高的科局,例如财政、公安等,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然而在一些落后的乡镇街道,很多岗位的副科级等同于“兵头”,在工作开展中差别并不大。同时,“职务含权量”也同干部自身能力素质等有着一定的关联,如果能力素质不高,哪怕在“职务含权量”较高的位置上,也不能充分发挥好利国利民的良好作用。
NO.3
端正态度正确认知
对于副科级性价比的认知,还是要因人而异,客观公正,并且不要过于极端和功利。老师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摆正位置。
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当前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舆论监督环境的进步等,公权力越发的公开透明,领导干部也更加贴近“店小二”“服务员”的角色。不管什么岗位,都要转变政绩观和权力观,认清“钱少事多责任重”的现实,更不要出现“官僚主义”,要把提拔看作是组织肯定自己实力的方式。
二是要勤勉工作。不管是准备遴选考走还是争取提拔晋升,归根结底都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这个成绩就来源于你的苦干实干。不仅要干好本职工作,不给单位拖后腿,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主动担当作为,做出亮眼成绩,进入领导视野,只有“花花轿子众人抬”,体制内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三是要坚定选择。在体制内,会沟通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比如不想争取这次晋升机会,要第一时间、正确良好的反馈给领导,半推半就最后只会耽误自己,后悔的只能是自己。因此,只要看准了自己的道路,就要坚定的走下去,切莫患得患失,反复无常,不然最终只会蹉跎岁月,一事无成,抱憾终身。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正在经历这些烦恼,或许文泽老师的看法可能给你提供不一样的角度。但是归根结底,适合自己、顺势而为、统筹兼顾,才是最好的局面,祝福各位同学都能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