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天天好文 > 天天好文 > 0301北辰好文天天读

0301北辰好文天天读

2018-03-01| 来源:北辰

热点议论文

做好“富裕”和“共同”两篇大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实现共同富裕要着力缩小区域、城乡和行业收入差距,做好“富裕”和“共同”两篇大文章。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富裕”上做足文章。“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做大经济蛋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获得感显著增强。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总收入稳居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目前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将踏上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既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就并跃上了新水平,又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区域、城乡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就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还必须在“共同”上做足文章,切实缩小区域、城乡和行业收入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积极就业政策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使68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达到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些举措和成就使居民收入差距和区域、城乡差距趋于缩小,基尼系数开始下降。但总的看,这种缩小、下降还是初步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继续缩小区域、城乡和行业收入差距。一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加快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三是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四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农村贫困人口按计划实现真脱贫、不返贫。  

需要指出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是要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搞同步富裕、平均富裕。现阶段,我们既要缩小过大收入差距以促进社会公平,也要保持合理收入差距以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在稳步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社会保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健全相关体制机制,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人们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过上美好生活。  

(作者陈宗胜为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资深研究员;《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1日07版) 

 

策论文

加强统筹联动实现创新突破

积极推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的重要载体,是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的重要平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授权范围内市场化、规范化运作国有资本,有利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当前,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的阶段,需要政府部门、国资监管机构、试点公司加强统筹联动、实现创新突破,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进一步理顺政府、国资监管机构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关系。政府结合“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企业审批事项正面清单,大幅度削减通过国有企业行政性配置资源事项;制定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国有资本收益管理规划,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资监管机构围绕增强企业活力和提高效率,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机制,制定国有资本投资负面清单,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加大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重大决策、人事任免、考核激励的授权力度。做实做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董事会,规范公司治理,保障董事会依法独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完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的配套政策。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既涉及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又涉及平台公司职能定位、监管方式和管控方式调整,需要与其他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和相关政策衔接联动。应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作为综合性改革试点,将落实董事会职权、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等试点内容纳入其中,通过系统试、全面试、集成试,最大程度地提高效能、释放红利。同时,完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的配套政策。一是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出台配套法规。二是完善相关资产评估增值、土地变更登记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明确债权债务承接主体和责任,完善国有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调整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三是完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管理体系,特别是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考核体系。  

发挥好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平台作用。将部分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建立高效的资本投资运营模式,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有利于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把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和国有企业布局调整、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赋予改革试点企业资产优化重组、结构调整、产业培育等职能,更好发挥试点公司的平台作用。同时,结合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定位,增强其发展实力,更好发挥平台公司的投资引导作用。  

推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所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更大进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管资本的平台,所投资的企业大多数应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过程中,应注重形成股权上的制衡机制,调动各类资本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国民共进”理念,牢牢抓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核心,解决好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市场化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目的,建立起以管资本为主的市场化、有活力的体制机制,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王会生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1日 07版)。

  

策论文

注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为外来建设者提供丰富精神食粮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当前,各个城市都有或多或少的外来建设者,他们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还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如何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共建共享的参与者,是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观念滞后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比较关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问题。事实上,除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还存在城市内部本地居民与外来建设者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问题。要解决后一个问题,必须摒弃排外观念,着力解决一些人存在的“分享有别”思想和排斥外来建设者平等分享公共文化服务的问题。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本地居民,都应深刻认识到外来建设者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理应享有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应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外来建设者的公共文化服务,用文化知识涵养其思想道德素质,用精神食粮丰富其业余生活,用本土文化吸引其融入第二故乡。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问题。在大多数城市,外来建设者与本地居民之间共享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把外来建设者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文化惠民工作和专项文化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项目、打造服务品牌,积极推进外来建设者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优质化。要舍得为外来建设者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将文化活动送到他们身边。文化行政部门可以牵头建立协调机制,推进外来建设者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市民化,并形成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外来建设者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机制。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充分问题。现实中,针对外来建设者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层次不高、层面不多、深度不够、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充分。解决这一问题,要求文化部门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开展流动延伸阵地服务。图书馆及基层文化站应发挥主渠道作用,送图书报刊进工地、公寓、企业,解决外来建设者读书难、看报难问题。通过流动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馆、流动博物馆、流动少年宫等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为外来建设者“开小灶”。努力发现和培养外来建设者中的文艺人才,吸引更多外来建设者参与公共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艺团队。  

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不精准问题。目前,面向外来建设者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和参与率不高等问题。公共文化服务只有注重精准,才能有效满足外来建设者的精神需求。外来建设者来自四面八方,文化需求各不相同,尤其需要注重精准。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可以通过调研和网络信息采集,准确掌握外来建设者的文化需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创新文化服务措施和项目,灵活机动地开展文化活动。  

(作者傅利平宋俊生单位:天津大学、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广播电视局;《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1日 07版)。  


时政热点

努力实现城市发展动态平衡

我国正在推进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城镇化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工作生活在城市,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建设新型城市,必须深入研究城市运行规律。城市是各类资源要素的集中地,是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地,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换言之,城市是由多种元素、多种功能联结耦合成的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这些元素和功能在运动中有机结合与协调平衡,是城市有序运转和高效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关键是把握城市运行规律,实现城市发展动态平衡。  

(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应当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有机结合体。城市是生产的基地,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在城市集中与组合,形成各式各样的生产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供给。城市是生活的乐土,以日新月异的多样化产品和日益丰富的专业化服务,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城市还是生态的载体,理想状态应当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特别重视城市的生产功能,也比较重视城市的生活功能,但对城市的生态功能有所忽视。进入新时代,建设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新型城市,需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布局,实现三者动态平衡。  

努力实现各种功能布局的动态平衡。在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基础上,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纽带。从整体规划到具体设计,都应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全方位、多层面融合,努力实现各种功能布局动态平衡。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推动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动态平衡的重要理念。应把绿色发展融入城市生产空间,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提升绿色经济在城市经济体系中的比重,逐步实现经济结构绿色化;融入城市生活空间,将山水林田湖草作为城市生命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开展城市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山城、水城,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促进各类产业发展动态平衡  

城市和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新型城市应当是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区域。城市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以产兴城,依托当地特色资源禀赋,在不断壮大产业的基础上集聚人口、形成城市;另一种是以城聚产,依托城市集聚人口,继而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业都是城市的支撑。建设新型城市,要努力实现城市各类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  

城市各类产业发展的动态平衡,本质上是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关键是两个方面:产业发展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要,产业发展能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城市产业发展适应城市需求变化、紧跟科技创新步伐、遵循自身演进规律,不断实现新老产业接续和新旧动能转换。  

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城市各类产业发展动态平衡,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国情:一是我国城市发展往往不是单个城市的单打独斗,大都是一个较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和若干中小城市、小城镇组成城市群,形成共同发展格局。因此,城市群内各城市应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形成城市间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状态。各个城市不需要面面俱到地发展所有产业,而应将自身的产业发展放到城市群内统筹考量,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合理分工。二是我国的城市往往包含或大或小的乡村区域。因此,城市的产业布局还应考虑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并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城乡品质提升互促共进。  

(三)促进各类人群构成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是各类人群高度协作的区域。城市要实现有效运转,必须具备多样化功能。人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最终需求者,也是这些多样化功能的实际创造者。换言之,城市多样化功能的实现需要不同人群担当不同角色,形成适度的人群规模和合理的职业结构。只有实现各类人群合理分工、相互支撑的动态平衡,才能形成生机勃勃的城市图景,促进城市有序运转和不断发展。促进各类人群构成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  

形成广纳各类人才的开放包容型系统。城市应基于发展需要和运行平衡,以开放的原则和包容的胸怀,广泛吸纳各类人才。统筹推进户籍制度等改革,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当前,我国农村还有不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既是发展“三农”的需要,也是建设新型城市的需要。应积极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逐步解决在城市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与此同时,着眼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职业结构均衡,鼓励有条件的大城市针对急需人才放开落户限制,优化城市创业条件、创新氛围和发展环境。  

对城市流动人口进行合理调控。城市的空间尺度、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需要考虑城市人口的适度规模和合理布局问题,否则城市就难以正常运转。因此,要从结构、规模和流动节奏上对流动人口进行合理调控。同时,应考虑到城市功能的变化和承载力的限制,把集聚与疏解有机结合起来,以避免出现“城市病”。值得重视的是,城市流动人口调控要统筹兼顾、提前谋划、注重方式、制定预案,使调控在保障人口结构动态平衡的前提下有序有效进行。  

持续提高市民素质。良好的市民素质既从根本上体现着城市品质,又是实现城市动态平衡和有序运转的坚实基础。应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这既包括专业技能培训,又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升市民素质,可以集聚促进城市发展的正能量,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四)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动态平衡  

新型城市应当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深度融合体。物质文明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基础,要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不断提升城市物质文明水平。树立长远眼光,基于百年大计甚至千年大计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把现代科技成果和建筑艺术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城市建设,努力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和绿色城市。应当注意的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量力而行”是指控制规模和速度,绝不是降低标准与质量。低水平的粗放式建设不仅会导致“拆—建—拆”的恶性循环,而且影响城市整体形象。  

在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城市不能只有物质文明,还应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向上向善的思想觉悟、团结友爱的道德风尚等都是精神文明的突出表现。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应当是具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城市,一个散发魅力的城市必然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城市。精神文明烘托城市气质、彰显城市精神,带动城市产业发展、激活经济潜能,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促进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动态平衡,需要综合设计、统筹推进、有机融合,特别是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努力打造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形成独特的城市精神品格,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打造城市独特的精神品格,还有助于解决“千城一面”问题,使每一个新型城市都成为“这一个”,而不是“又一个”。二是努力把区域文化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城市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文化特征与建筑设施的完美融合。三是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城市文化基因。四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强化市民的城市荣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  

需要强调的是,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吸纳现代文明;既要树立具有特色的正确价值导向,又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既要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又要不断提升管理者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并坚持管理者率先示范。  

(五)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动态平衡  

良好的城市治理保障城市快速发展和高效运行,城市发展又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建设新型城市,要实现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相互促进、动态平衡。  

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动态平衡,关键在于创新思维、优化方式,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优化调整城市治理思路。树立以市民为中心、为市民服务的思想,将“为城市管理市民”转变为“为市民管理城市”,以维护和发展广大市民的共同利益为指向,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紧扣治理“城市病”,形成正确的治理思路,选择科学的治理方式,彻底改变粗放的治理模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二是建立良好的城市治理机制。深化城市治理体制改革,科学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和监督机制,切实解决治理缺位和治理越位问题。完善城市法规体系,依法规划、建设、治理城市,坚持先立后破、边立边破,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治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三是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与城市治理有机融合,促进城市各部门、各行业、各街区功能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和有效性。  

(作者范恒山;《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1日07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88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36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1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88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36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1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88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36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1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88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36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19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2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88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36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19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