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好文天天读 > 好文天天读 > 12月30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12月30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0-12-30| 来源:北辰遴选

乘风破浪,中国力量砥柱中流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时间的年轮又添新的一环。“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如此判断。极不平凡,因攻坚克难而铭心刻骨,因奋斗而荡气回肠;一张答卷,写下战风斗雨的韧性,绘就凯歌以行的壮阔。

这一年,历史必将铭记。春节未至,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考出了家国同心、万众一心。庚子之夏,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28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影响,各地各部门以汛为令、闻汛而动,取得防汛救灾重大胜利。决胜之年,即便疫情汛情“加试”,我们依然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地解决。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是万万千千的我们,凝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伟力。

这一年,步伐始终铿锵。百年不遇的疫情袭击全球,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面对冲击、挑战,中国保持战略定力,付出艰苦努力,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书写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答卷,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乘风破浪的中国姿态,最能展现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今年以来,在抗疫大战中挺身而出,在大汛大灾中勇毅担当,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风雨来袭时,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历史昭示未来,身处历史关头,面对重大考验,只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化危机、应变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爬坡过坎、滚石上山,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力。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千难而不懈奋斗、历万险而锲而不舍,我们才能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中华民族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挑战与苦难吓不倒中国人民,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坚强。今年以来,纵有大灾大难,我们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纵有逆风逆水,我们改革以破、开放以进;纵有“卡脖子”难题,我们以“奋斗者号”深潜万米、“嫦娥五号”探月取壤、“九章”横空问世激发科技自立自强。前行路上,不管什么艰难险阻,不论何种沟壑丛林,只会锤炼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只会激励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内外压力会越来越大。2021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许多事情,明知难为而必须敢为;许多矛盾,反复较量但仍须交锋。“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比任何时候精神更饱满、士气更振奋、力量更澎湃。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追梦人的征程。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前进道路上,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才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写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丽篇章。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0日   第 05 版)


                                                                                                  为新职业群体提供更广阔舞台

新经济孕育新职业,新职业连接着新需求、蕴藏着新机遇。《2020年上海市新职业青年生存与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九成新职业青年签订正规劳动合同,未来两年愿意继续从事目前职业的青年占77.2%,个人价值实现是新职业青年最主要的职业选择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新职业正在脱颖而出,迸发无限生机活力。

依托于数字经济、互联网平台,灵活多样的新职业应时而生,赋予就业新内涵。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突如其来,‘新就业形态’也是突如其来。对此,我们要顺势而为,让其顺其自然、脱颖而出。”目前,新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景象。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带来的转型升级,让新兴产业活跃起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新职业打开无限可能;从需求看,旅游体验师、无人机驾驶员、网约配送员、健康管理师等新职业,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富有时代感的新职业,连接着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群众生活的新需求,拥有广阔前景和巨大空间。

新职业是发展变革中的职业类型,不可避免存在“成长的烦恼”。相关调查显示,不少年轻从业者在积极从事相关工作的同时,也存有一些顾虑,比如职业发展稳定性不够、社会保险参保率不高、维权机制不够健全、职业前景缺少长远规划、教育培训有所欠缺,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专业能力提升,限制了新职业更好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职业的发展对传统管理手段、劳动法律体系、就业管理服务、社会保障政策、技能教育培训等提出新要求,如何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在发展变化中不断补齐短板,促进新职业走上正规化、专业化发展道路,是一道亟待解答的课题。

面对新职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企业在发力、从业者在努力,国家扶持也十分给力。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带动新型消费的措施,要求“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强化灵活就业劳动保障”;国办印发《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从推动新职业发布和应用、开展针对性培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维护劳动保障权益、加大对困难灵活就业人员帮扶力度等方面,明确加强对灵活就业保障支持;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提出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适应跨平台、多雇主间灵活就业的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持续增强对新职业的规范引导、政策帮扶,理清思路、理顺机制,才能切实解决从业者的后顾之忧,为新职业群体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面向“十四五”,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会催生越来越多新职业,为人们带来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新职业背后的新业态、新动能,会进一步打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特别是随着深挖内需潜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一个又一个新职业将实现从无到有的生长、从有到好的蝶变,为奋斗者标注美好生活的方向,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李洪兴;《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0日   第 05 版)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

近年来,“科研人员、企业家也应有工匠精神”的说法非常普遍,工匠精神日益成为各行各业从业者共同遵守的职业信条和行为操守。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亟待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执着专注。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实际上,得心应手的技能、巧夺天工的技术和出神入化的技艺,正是来源于专注。工匠始于学徒、技工,应学会干实事、细事、小事。选择了某个行当,就应沉潜下来,不能心猿意马。要在一个领域精雕细琢、精耕细作,必须不忘初心、坚守理想,坐得了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精益求精。工匠们练就了炉火纯青之技,成为行业“绝活”的创始人、传承者。在技术创新的各领域,有那么一群“隐形冠军”企业,他们瞄准细分市场,集中力量进入并成为领先者。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沪东中华造船公司焊工张冬伟手工焊缝长14公里厚0.7毫米的内胆,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古人说“熟能生巧”,正是因为不断精益求精,才能不断自我超越。

一丝不苟。工匠必须具有严谨的态度,必不能造伪器。每一项具体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扩散,往往都具有严格的规程和标准,来不得半点马虎将就,走捷径搞变通是行不通的。就像拧螺丝这种简单技术,拧几圈回几圈以及施加多大扭矩都要遵守严格规定,否则就可能造成严重误差。“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一丝不苟、倾注匠心,才能创造出巧夺天工的精品。

追求卓越。当技能达到一定水平后,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持续以单一时间要素投入获取的技能提升增量会逐渐下降。此时就要通过改变要素投入组合,改变其他投入要素的量,或者投入其他要素,实现工艺改造和产品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快,技术生命周期呈现出新旧共性技术演绎创造性破坏的特征。正因此,弘扬工匠精神就要追求卓越、敢于创新,永不满足于现有水平,永不停滞于当前状态,而要向更高、更好、更精的方向努力。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因为它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弘扬工匠精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车间,把高质量发展体现于每一道工艺,我们就能以更多微观创新汇聚起转型升级的宏观动能。

  (作者胡立君 吴俊熠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0日   第 05 版)

 

强化立德树人意识

积极开展导学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评定所需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一般情况下都是学位申请者在其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积极开展导学思政,即导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贯彻思政教育,有助于强化导师立德树人意识、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

准确把握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开展导学思政,同样需要导师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无论从事哪一方面学术研究,都应主动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孕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等。开展导学思政,需要厚植家国情怀,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到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实到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教育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立志做“四有”导师。在对各级学位论文的指导中,导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导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学识水平等,常常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影响和带动学生。开展导学思政,迫切需要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导师队伍,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中切实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身教重于言教。导师要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重视人才培养,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钻劲潜心研究所在领域重大问题,切实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引导学生提升专业志趣、传承学术思想、投身国家建设。

充分发挥青年导师作用。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近年来,我国一大批青年学者崭露头角,走上导师岗位。这些青年导师与高校学生年龄相近,熟悉学生心理特征、思维习惯、话语风格,在导学思政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青年导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展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精神面貌,努力推动导学思政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青年导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交心人、暖心人,以青年人听得进、听得懂的方式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在学生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初心砥砺信仰、用理论坚定信念、用实践增强信心,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积极传播者、坚定践行者,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作者陈巍为清华大学学位办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0日   第 09 版)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振兴乡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要要求,为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这条路怎么走,对各地而言既是发展的考验,也是发展的机遇,更体现着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近年来,山东诸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深入推进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振兴乡村。

壮大产业,强化城乡融合发展支撑。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要借助工业优势,运用工业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诸城以工业立市,工业基础雄厚,我们用工业化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发展,在乡村建设特色生产园区,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带动高新技术、高端人才、先进理念等向农业农村流动,推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行“大区域多主体”“大园区小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财产性和工资性收入。

突出社区,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诸城早在2007年就开始推行农村社区化,以社区为中心,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下移,建成乡村“两公里服务圈”;以社区为平台,集聚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破解村庄散弱且空心化、人才流失且老龄化、农业分散且兼业化等难题。下一步,我们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创造的前提下,宜集中则集中,宜就地提升则就地提升。

改善环境,优化城乡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城乡融合发展,要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环境优美的生态空间。诸城致力于推进全域绿色化、景区化,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名片,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城市。同时,发挥农村生态环境优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例如,地处半丘陵地带的诸城大源社区,曾经遍地荒岭荒滩,通过种植苗木,建起了大源田园综合体,吸纳了800多名居民成为产业工人,建成免费对市民开放的17处旅游景点,成为诸城西南角的“城市绿肺”。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进乡村振兴,要一体发展、全面进步,把发展振兴的成果落实到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在发展中时时从农民角度出发、处处为百姓着想,我们就能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桑福岭为山东省诸城市委书记);《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0日   第 05 版)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科学回答了21世纪中国法治进程面临的“世纪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新飞跃。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论述深刻,我们要学深悟透,更好地用于指导实践,不断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新境界,具有理论的引领力

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科学法治思想。我们党从建立革命根据地时就领导人民进行了制定实施宪法法律的实践,在近100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成熟哲学方法和鲜明实践特征的法治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新境界,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提出新命题、作出新论断、形成新概括,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前人从未遇到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系统性。系统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注重用整体联系、统筹协调、辩证统一的科学方法谋划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科学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11个重要方面的要求,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时代性。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性。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向哪里走、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开启了法治中国新篇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人民性。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建设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推动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了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破解法治实践难题为着力点,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擘画了新时代法治建设新蓝图,具有实践的指导力

长期以来,我们党总结运用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大刀阔斧推进法治领域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大厦巍然成型。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用“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把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的最大区别。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坚决破除“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推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

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本质要求。人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需求,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作为唯一正确道路。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走西方所谓“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

坚持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厘清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同西方所谓“宪政”的本质区别,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坚持把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循法而行、依法而治,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坚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总抓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坚持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作为工作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谋划、把握重点。着眼法治国家这个目标,坚持把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关键,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突出法治政府这个重点,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则、划界限。夯实法治社会这个基础,培育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坚持把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作为重要环节。推进法治领域改革,解决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提高司法办案质量和效率。依法打击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坚持把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作为迫切需要。法治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必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坚持把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作为基础性工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依法依规诚信执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把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为关键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赋予了中华法治文明新内涵,具有历史的穿透力

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积淀了深厚的法律文化。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显示了中华法治文明的深厚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法治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得到弘扬。历数治乱兴衰、王朝更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使法治深深扎根于人民创造性实践。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得到弘扬。“治之经,礼与刑”。法律和道德都能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强化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通过法律强制力来维护道德底线。

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得到弘扬。“礼之用,和为贵”。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中华法治文明的永恒追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行市县领导干部每月下基层大接访,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得到弘扬。重视道德教化,禁止乱罚滥杀,是中华法治文明最重要的思想原则之一。适应刑事犯罪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新形势,完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深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坚持少捕慎诉慎押,扩大适用非羁押手段,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得到弘扬。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就提出“事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等思想观点,体现了中国古代重视法制、反对严刑酷罚的进步精神。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平反重大冤假错案,着力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发挥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公正裁判中的关键作用,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得到应有惩罚。

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得到弘扬。“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大同理想。签署主席特赦令,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实行特赦,依法对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满七十五周岁、身体严重残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等九类服刑罪犯实行特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四、习近平法治思想贡献了维护国际法治秩序新智慧,具有世界的影响力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习近平总书记以宏大的战略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了应对全球性挑战、走向更加美好光明前景的方向,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倡导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实践证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价值文化可以相互合作,也必须相互合作。要以对话代替冲突,以协商代替胁迫,以共赢代替零和,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国共同利益汇合点。加强国际执法安全领域合作,在反恐、打击网络犯罪、打击新型有组织犯罪领域开展全球联合行动,以合作共担推动共同发展。

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极端暴力行径,维护世界公平正义和和平安全。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规范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反制打压。引导企业和公民在走出去过程中更加自觉地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准则,也是国际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不能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遵信守诺,不搞例外主义,不搞双重标准,也不能歪曲国际法,以法治之名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国际和平稳定。对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国际机制,要提出改革方案,推动全球治理变革。

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夙夜在公的责任感,自觉扛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光荣任务,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走深走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作者陈一新为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中央依法治国办副主任);《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0日   第 10 版)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站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明确提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反映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切实把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深刻认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意义

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又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没有文化大繁荣,就没有现代化强国;没有文化幸福感,就没有高品质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精神,充分认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性紧迫性。

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迫切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执政理念,在文化领域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担当起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责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满足感不断增强。同时也应当看到,随着时代进步和实践发展,人们的平等意识、公平意识、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对实现包括文化权益在内的各方面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着力增进人民文化福祉,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充分、更切实的保障。

更好适应人民改善生活品质新期待,迫切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越丰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就越突出。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改善生活品质的愿望更加强烈,享有更丰富、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期盼日益高涨。可以说,文化已经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成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缺不缺、够不够”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好不好、精不精”问题越来越凸显,高水平文化服务相对缺乏。这就需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更好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弱项,迫切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城乡区域文化共繁荣,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和重要目标。近年来,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文化面貌大为改观,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3410个,公共图书馆3189个,文化馆3325个;近55万个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占比95.46%;2176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2155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分别占比89.47%、91.9%;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1%、99.4%。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基层文化设施利用不充分、文化服务效能不够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这就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硬件”和“软件”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加快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着力推出更多文艺精品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需要人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挥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我国文艺事业呈现出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生动局面,文艺创作生产能力明显提升,优秀文艺作品持续涌现,特别是围绕一些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了许多质量上乘、脍炙人口的好作品。从电影来看,2019年生产电影1037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7亿多,票房收入642亿多元,其中47部电影票房过亿元。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文艺的需求越来越高,文艺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弘扬中国精神、构筑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更加自觉地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努力提供更多群众喜爱的精神食粮。提高质量是文艺作品的生命线,要坚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文艺创新,营造良好文艺生态,着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佳作,不断筑就新的文艺高峰。文艺越贴近现实、观照现实,就越充满生机活力,越广受群众欢迎。要切实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更加主动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当代中国伟大实践、人民群众火热生活中开阔艺术视野、开掘创作题材,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媒体是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呼声的主要渠道,也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应运而生,媒体领域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给新闻舆论工作、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体制机制、平台阵地、管理流程、人才技术等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深入把握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发展新趋势,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方针,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大统筹指导和组织协调力度,不断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努力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要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坚持移动优先,加快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推动基层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抓手,目前全国已经建成2200多个,要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使之成为面向基层的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更好地引导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目前,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的历史阶段。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是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农村文化发展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

要把农村文化建设同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效衔接起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发挥文化扶志、扶智的重要作用,保持对脱贫地区文化建设投入力度总体稳定,不断提高脱贫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同时,要改进完善运行机制,推动“群众点单”和“政府买单”更好对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增强农村的文化“造血”功能。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要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有效覆盖。要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和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版本馆、国家文献储备库、智慧广电等工程,强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带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断达到新水平。

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

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更大范围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和多种基础资源库、数据库建设成效明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长廊、数字艺术展示厅等大量涌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越来越多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

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多点突破、快速发展,正在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势头日益强劲,特别是我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步伐加快,新型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互联网普及率和用户规模大幅攀升,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面临着极好机遇,具备许多有利条件。要紧紧抓住这一重要契机,更加重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指导,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努力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要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群,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服务网络。要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重点工程建设,把服务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着力点,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让人们更有效、更公平地分享公共文化服务。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命脉,是滋养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深厚源泉。现在,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人们越来越注重从中寻求思想上的启迪、精神上的熏陶、道德上的感召。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使之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文物、古籍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要切实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厘清“源”与“流”,讲清“古”与“今”,特别是要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进行开掘深挖,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就有55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达40项。要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延续历史文脉。要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继承发展历史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项创造性举措,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推动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着力挖掘和展示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文化精神,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新辉煌不断注入新动力。

王晓晖;《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30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8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74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4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1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8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8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74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4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1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8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8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74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4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1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8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8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74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4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1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86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86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74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4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1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86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