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好文天天读 > 好文天天读 > 11月02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11月02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0-11-02| 来源:北辰

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作出大量指示批示,推动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时,我也结合疫情防控对涉及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思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次疫情也是百年不遇,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已经越过拐点,但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处在上升期,外部形势非常严峻,我们要切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疫情卷土重来。同时,我们要举一反三,进行更有长远性的思考,完善战略布局,做到化危为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下面,我着重从发展战略角度讲几个问题。

第一,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如矿产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对我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这次疫情可能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各国内顾倾向明显上升,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出现重大变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同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相结合,蕴含着巨大增长空间。我们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约有4亿中等收入人口,绝对规模世界最大。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要扩大人力资本投入,使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第二,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这次疫情是一次实战状态下的压力测试。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我国口罩日产能从1月底1000万只提高到目前的5亿只。同时,疫情冲击也暴露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存在的风险隐患。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现在,全国都在复工复产,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再简单重复过去的模式,而应该努力重塑新的产业链,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和进口替代力度,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是要拉长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锻造一些“杀手锏”技术,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质量,拉紧国际产业链对我国的依存关系,形成对外方人为断供的强有力反制和威慑能力。二是要补齐短板,就是要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

我国线上经济全球领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线上办公、线上购物、线上教育、线上医疗蓬勃发展并同线下经济深度交融。我们要乘势而上,加快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各领域数字化优化升级,积极参与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制定,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同时,必须看到,实体经济是基础,各种制造业不能丢,作为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和实体产业要以自己为主,这一条绝对不能丢。

国民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增强防灾备灾意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要大力加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舍得花钱,舍得下功夫,宁肯十防九空,有些领域要做好应对百年一遇灾害的准备。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实行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和产能储备相结合,国家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相结合,搞好军民融合储备。要优化应急物资品种和储备布局,要合理确定储备规模,全面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冲在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促进产业循环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当然,国有企业也要改革优化,但绝对不能否定、绝对不能削弱。要坚持和完善新型举国体制,不断增强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

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认识到,必须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坚决反对把产业链、供应链政治化、武器化。在国际经贸谈判中,要推动形成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消除非经济因素干扰的国际共识和准则,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阻止打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恶劣行为。

第三,完善城市化战略。我国城市化道路怎么走?这是个重大问题,关键是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目标。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0.6%,今后一个时期还会上升。要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

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同时,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经济效益,必须把生态和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是客观经济规律,但城市单体规模不能无限扩张。目前,我国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人以上)和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人以上) 人口密度总体偏高,北京、上海主城区密度都在每平方公里2万人以上,东京和纽约只有1.3万人左右。长期来看,全国城市都要根据实际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大城市人口平均密度要有控制标准。要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有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智能管理能力,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

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城市之间既要加强互联互通,也要有必要的生态和安全屏障。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我国现有1881个县市,农民到县城买房子、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很普遍,要选择一批条件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强政策引导,使之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点。在城市旧城和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停车场建设,托幼、养老、家政、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都有巨大需求和发展空间。

第四,调整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结构。这次疫情防控对我国科技界是一次真刀真枪的检验。科技战线既显了身手,也露了短板。要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科技研发道路。

科技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科学研究要从中凝练重大科学前沿和重大攻关课题。要更加重视遗传学、基因学、病毒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加快相关药物疫苗的研发和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信息和大数据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要重视顶层设计,优化基础研究布局,做强优势领域,完善高校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补上冷门短板,把我国基础研究体系逐步壮大起来,努力多出“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形成了不少产学研相结合的典范,值得认真总结。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统筹作用,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等要素对接,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

第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恩格斯早就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但过度开发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迫使野生动物迁徙,增加野生动物体内病原的扩散传播。新世纪以来,从非典到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再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新发传染病频率明显升高。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要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

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这里既包括有形的边界,也包括无形的边界。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

要增强全民族生态环保意识,鼓励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形成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饮食文化和良好生活习惯,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

第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这次疫情防控也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还存在明显短板,需要加快补上。

要从顶层设计上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充实中央、省、市、县四级公共卫生机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履职尽责能力。要改善城乡公共卫生环境,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公共卫生机构、医院感染病科、生物实验室等的规划建设,做好敏感医疗和实验数据管理。要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提高群众公共卫生素养。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中医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科学论证,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强中西医结合,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

历次抗击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实践表明,必须加快形成从下到上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的体系,努力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的重中之重,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强疾控、医院、科研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增强各类已知和新发传染病预警能力。

习近平2020-10-31《求是》2020/21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强调的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经济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取得重大突破,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实践充分表明,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提高发展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作出工作部署,明确了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1 版)

 

用好节俭传家宝

有的餐厅推出机器人小锅炒菜、“智能光盘套餐”,通过精准定量、科学配比,引导节约用餐;有的单位食堂使用订餐码,鼓励员工线上预订,并根据当日订餐情况精准把控菜品供应量。最近,一些地方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减少餐饮浪费、倡导节约,令人眼前一亮。

餐桌上的新风尚,映照着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节俭基因”。无论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劝勉,还是“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告诫,有关俭与奢的箴言,沉淀着历史的启迪,牵动着中国人对家风与国运的思考。崇俭戒奢的思想,凝结着中国哲学智慧。从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幸福观,到老子“去甚、去奢、去泰”的思辨,再到墨子对“节用”理念的提倡……有关节俭的表达,寄托着对人与自然良性关系的期待,也蕴藉着人与社会的相处之道。

励精图治、勤俭建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治国经验。毛泽东同志睡衣上的73个补丁,周恩来同志“一片菜叶抹碗底”的简朴饮食,刻印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正如方志敏同志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节俭能提振精气神,为攻坚克难提供不竭动力。焦裕禄同志起草的《干部十不准》中,有多条内容都涉及节约粮食粮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扎紧“厉行勤俭节约”的制度篱笆,到反“四风”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说“不”,再到“光盘行动”狠刹舌尖上的浪费,节俭之风大兴,成为观察党风政风社风的一扇窗口。

节俭文化中的谦逊与珍惜,反映了对劳动成果的敬畏。从一株秧苗到一碗米饭,从一粒黄豆到一瓶酱油,从一颗蓼蓝种子到一匹蓝印花布,都要历经几十道工序。人们欣羡田园生活,本质上则是对朴素生活的向往、对劳动创造的赞叹。品鲈鱼美,勿忘“出没风波里”的艰辛;食盘中餐,须记“田家秋作苦”的汗水。万物生长,每一分倾注时光与汗水的劳动都不容辜负,而节俭正是尊重劳动的应有姿态。

提倡节俭并非抵制消费,而是强调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践行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节能家电、共享单车、二手物品售卖平台……近年来,以资源节约为特点的创新,顺应了大众消费趋势,为相关行业拓展了市场空间,催生了许多新业态。新形势下,用好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有助于激发新的经济价值,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训俭示康》有言:“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节俭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美学。近年来,“极简主义”“断舍离”等概念被不少年轻人推崇,绿色环保的服饰家居设计备受青睐,追求简约适度的生活理念渐成潮流。在物质丰盈的今天,洗尽铅华、摆脱心为物役的束缚,才能更接近生活的本真。

伟大的事业,离不开锐意进取的开拓,也需要戒骄戒奢的奋斗。面向未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弃微末,就能让“浪费可耻、节约为荣”在全社会蔚成风尚。

荣 翌;《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4 版)

 

接续奋斗,推动“十四五”起好步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国发展指明方向、擘画蓝图。“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由此开始,我国将踏上新的发展征程。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收官之年,主要指标总体将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胜利完成。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5年,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是发展含金量更高的5年,2015到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4%,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这是民生持续改善的5年,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社会事业繁荣发展,14亿中国人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基础。

在“十三五”收官之际,回首一路艰辛,环视世界风云,才更加深刻体会到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十三五”时期的成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使得我们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制度模式和未来前景更加自信,更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凝聚力。在“十三五”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政治品质和斗争精神斗争本领得到锤炼,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证和强大奋进力量。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深刻认识。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从内部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因而,我们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好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应对好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继续完善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才能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发展效益提升。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更好激活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并在更高层次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良性互动,才能在世界激荡变革期站稳脚跟,在开顶风船、走上坡路中推动中国发展更上层楼。

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十四个五年规划(计划),前后相续、有机衔接,串联起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奋进历程。在“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历史交汇点看向未来,中国已经在时间的坐标中书写了伟大的发展奇迹,也将在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李 拯;《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携手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把干好“自己的事”与做好“我们的事”结合起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贡献长板、做好样板、加厚底板,实现“1+3>4”的综合效应,携手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贡献长板,重在发挥经济发展“稳定盘”作用。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长三角的“稳”对全国发展大局至关重要。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善于育先机、开新局,正确处理好“内”与“外”、“近”与“远”、“变”与“不变”的关系,打造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链接。“大市场”要做到无障碍连通,推进以海关一体化为重点的现代流通体系,以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连通,以“医保一卡通、地铁一码通、健康码一网通”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大链接”既要坚持市场机制主导,又要强化产业政策引导,谋划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等区块链接。“大循环”要做到全方位延展,让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畅通、更便利,实现更大力度的区域间分工协作、错位发展。

做好样板,重在发挥自主创新“发动机”作用。必须下好创新“先手棋”,实现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打造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安徽样板。推进“从0到1”的原始创新,勇闯“无人区”、抢占制高点,构建“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推进“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技术创新,瞄准“卡链处”“断链点”协同攻关,推动重要领域技术领先、自主可控、安全可靠。推进“从中低端到中高端”的产业创新,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强化补链固链强链,以科技创新“领先一步”推动产业创新“领先一路”。推进“从实验室到大市场”的转化创新,打造“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让更多科研成果走向市场、产生效益。

加厚底板,重在发挥改革开放“探路者”作用。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的外部环境,我们要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以敢于迈出第一步的闯劲和持续走好每一步的韧劲,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自贸区联动化擦亮“门牌”,深化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做实做优世界制造业大会品牌。以交通现代化敞开“门户”,提升拓展高铁通勤圈、航空枢纽圈、港航运输圈,加密扩容高速公路网,在市市通高铁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县县通高速、通高铁。以服务便利化打通“门禁”,一体推进“皖事通办”,完善7×24小时“随时办”服务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日前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说

  (本报记者 朱思雄整理);《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体教融合夯实全面发展基石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近段时间以来,《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陆续发布,集中体现着党和国家对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让“健康第一”“体教融合”等关键词跃入公众视野。

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为的是擦亮体育的育人价值,为青少年夯实全面发展之基。从现实看,一些学校和家庭存在不重视体育的倾向,往往“作业量挤压运动量”。缺少体育运动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可以说,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相对短板,校园体育仍是教育系统的薄弱环节。体育本质上既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内容,居于教育系统的重要位置。推动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为青少年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石,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育,使之回归教育本质、纳入教育体系。

“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最近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既从宏观层面提出“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有“规划图”意义;也就“老矛盾”“硬骨头”设定改革目标、实现路径,有“施工图”作用。比如,针对师资薄弱、课时不足的问题,明确“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针对活动欠缺、组织不力的问题,要求“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针对考核缺位、标准不清的问题,提出“积极推进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而需要教育和体育两个系统相互协同配合,学校、家庭和各有关方面一起发力,把握体教融合的瓶颈问题,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以体育人夯实健康基石,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适应新时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近年实践中可以找到创意实例。如江苏省对省内高校江苏籍新生进行体质抽测,将此列为13个省辖市生源地排名依据;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课出现在许多地方课堂,山区学校攀岩徒步,北方地区赏冰乐雪,南方学校水中畅游,草原地区跃马奔腾。让体育教育更加契合青少年兴趣所向、成长所需,才能引导鼓励他们动起来、跑起来,进而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成长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宏观设计已经搭建起来,在中观、微观层面还要继续加强政策供给、实践创新,不断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和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的改革目标,一定能顺利实现。

程聚新;《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5 版)

 

为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作为最悠久的社会传统之一,慈善通过款资捐助和社会服务等方式助力民生保障、提升民生福祉。

慈善是调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公正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社会参与、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条有效途径。它通过社会动员来调动民间资源以传递慈行善心,实现扶贫济困,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来促进社会公正。慈善更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慈善活动和慈善服务实现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和公益联结,提高社会参与程度和水平。人们在参与慈善活动时会更多地关注与自身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相关的议题与活动,进而提高社会参与度。因此,慈善也是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之一,有助于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

实践表明,照搬、移植其他国家的慈善理论和慈善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发展慈善事业必须立足本国国情,符合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我国而言,发展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慈善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参与和社会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慈和善的因素,我国人民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在长期历史实践中绵延不断,在不同时期均有所发展。发展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必然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先进理念、利用先进技术,不断提升现代化水平。

明确慈善组织的职责与使命,是事关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政府、慈善组织乃至市场才能找准各自定位、发挥各自长处并形成保障民生的合力。政府着眼于全民共享,提供基本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慈善组织着眼于扶贫济困,提供补缺性、灵活性、个性化服务。慈善事业发展,需要遵循其基本规律,如慈善组织不能攫取公共资源,在借用市场力量时不能改变慈善的宗旨、目的与基本原则,更不能允许商业组织借慈善之名牟取利润。二是区分正常状态与应急状态。相对独立地提供服务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正常状态下应强调慈善组织的自主性。但在面对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件时,为提高应急处置的及时性、有效性,应急救援所需物资需要接受政府的统筹调配。这要求慈善组织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练就过硬的应急协调本领。

慈善事业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一是完善慈善的法治环境。遵循我国慈善法的立法初衷和理念,落实好有关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服务、慈善促进、慈善监管等的法律规定。同时,加快推进相关法律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公益事业捐赠法、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的完善,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二是优化行业生态。包括培育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完善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加强基层慈善组织建设等。三是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慈善教育和慈善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公众对慈善的认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慈善、理性参与慈善,建设性地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发展。

(作者谢琼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9 版)

 

以科学家精神引领高校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高等学校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荡爱国情怀,矢志创新创造,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科学技术长足发展进步注入强劲动能。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时刻牢记“科学家有祖国”,解决好科研为谁做的问题。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要义。育人者需先自育,高校科技工作者在技术攻关过程中,要高扬爱国旗帜,擦亮爱国底色,时刻以知民需、解民忧、化民难为责任和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学问做到人民的心坎里,把深沉的家国情怀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创新实践中。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不断提高“创造性思辨的能力”,解决好科研怎么做的问题。

创新是科学家精神的关键内核。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作为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高等教育是我国应对全球人才竞争、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高校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聚焦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加快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甘坐冷板凳,勇做栽树人、挖井人,努力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持。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解决好科研做什么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事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聚焦世界前沿科技,深入推进大生命、大信息、大物质、大生态等领域多向联动,不断催生甚至领跑前沿科技;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让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要坚决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下大力气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始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接力精神火炬,奋进崭新征程。

(作者谭天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本报记者赵婀娜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12 版)

 

乘势而上加快科技创新

迄今飞行路程超过2亿公里,在距地球约3000万公里之遥完成深空机动,更精确飞向火星目的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茫茫宇宙中熠熠生辉;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全新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平台,将手机定位精度提高到1.2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为全球提供高质量服务……

从大国重器、原始创新,到前沿探索、民生科技,我国科技事业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创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提供着蓬勃动能。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国科技实力又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无论是坚持办好自己的事,还是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都亟须坚持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向着更高的科学高峰攀登,从而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现实问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这些体现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实际问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科技力量挺身而出,同时也会提供科研选题、技术攻关的“题库”和舞台,牵引新突破和技术进步。

加快科技创新,尤其要下好先手棋。棋争一着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必须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要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搞清楚,持之以恒地加强基础研究。以量子科技为例,在总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已经具备但不少短板仍存在的局面下,就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瞄准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超前布局、及早攻关,取得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从而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科学探索没有坦途,科技创新没有终点。充分释放创新人才队伍的巨大潜能和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将源源不断地涌现,科技创新的天地会更加宽广。

余建斌;《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19 版)

 

深入把握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鲜明中国特色

社会救助是一项保障基本民生的制度安排,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作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发挥了保民生、托底线、促公平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鲜明中国特色,有利于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兜住民生底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社会救助从点到面、从小到大快速发展起来。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总有一部分群众因身体、能力或其他原因陷入贫困,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摆脱困境。在社会救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不断扩展社会救助内容,从单一生活救助发展到多样化的综合救助,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急困难群众之所急,解困难群众之所忧,使困难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坚持分层分类和城乡统筹

坚持分层分类和城乡统筹,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鲜明特征。在总结我国社会救助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区分了社会救助项目层次。其中,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的基本生活救助主要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等的专项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相关专门问题;包括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的急难社会救助主要解决突发问题;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主要解决个性化突出问题。202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强化了分类救助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困难家庭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救助帮扶。围绕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急难情形建立分类的梯度救助体系,实现了社会救助重点从低保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扩展,实现了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整和升级。总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适应了我国困难群众需求的新变化,积极回应了困难群众帮扶需要的多样性,扩大了救助范围,织就了更加密实的民生保障网,让兜底更精准、更有力。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短板。从城乡二元的社会救助体系向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是补齐民生短板、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全面加快, 不仅结束了社会救助体系的城乡二元状态,而且合理制定城乡社会救助标准,逐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标准,尤其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了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和社会救助标准逐步统一。

坚持弱有所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随着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逐步减少乃至消除,“弱有所扶”将涵盖社会中各类生活困难的群众。坚持弱有所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综合救助的能力和效果。

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需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主体格局。在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社区、家庭、个人等各方面的救助力量,有效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资金、信息、设施等资源。

在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需要采用复合式的救助手段。单一的现金或实物救助,无法满足救助对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无法对贫困家庭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将社会救助服务委托给社会组织、专业社会机构和竞争性市场主体来承担,同时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救助,能进一步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促进传统的单一现金或实物救助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复合式救助转变。通过非物质救助形式实现社会救助方式的多样化、组合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最大程度发挥社会救助的综合效应,这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的新亮点。

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救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新时代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综合救助格局。一是加快社会救助法治化进程。目前,社会救助法已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之中。未来,社会救助法的出台将成为新时代推动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并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走向成熟定型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为“智慧救助”提供的机遇,以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为支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救助信息聚合、救助资源统筹、救助效率提升,形成早发现、早干预的“主动救助”,让救助质量成色更足、更有温度。

  (作者林闽钢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9 版)

 

中国何以建成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

 

核心阅读

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十几亿人口,发挥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人民世代福祉,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的重大作用。中国为什么能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正确定位:把社会保障作为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

2019年7月—8月,笔者到河南商丘、四川凉山进行调查研究。调研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

河南省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平安街道董庄新村有一户郭姓人家,原系农村居民,后因商丘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搬入了由政府补贴建成的安置新居。全家四代共8口人,第一代为年逾80岁的老年夫妇,男性腿脚不便,女性半身不遂且失语;第二代为50多岁的中年夫妇,因照顾老年夫妇没有固定工作,轮流就近务工;第三代为30多岁的青年夫妇,均在务工;第四代为适龄学童,在当地小学上学。这一家四代,人人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其中,老年夫妇每月获得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河南省高龄津贴、重度残障补贴、生活困难补贴等各项相加,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政府补贴其参加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二人还可享受针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自负医疗费用只占5%左右。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均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大病保险,并享受相应保障待遇。适龄学童享受免费的义务教育。这些社会保障项目解除了家庭成员在老年生活、疾病医疗、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也减轻了家庭成员照顾残疾人生活等负担。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郊的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祖孙三代5口人。这户人家原居住在偏僻的山岗上,住的是残破茅棚;现居住在比较平坦且有公路通达的地方,住的是由政府建设的牢固结实、人畜分开、内外整洁、基本生活用品齐全的新居。家中老人可以按月领取居民养老保险金,两名儿童分别免费进入幼儿园、小学。政府还代缴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大病保险与医疗救助等。正是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使这户极端贫困户能够过上吃穿“两不愁”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的生活。

这两户人家是低收入农村居民获得社会保障的缩影,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我国社会保障已经发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福利,保障水平已从过去免除生存危机提高到保障所有人基本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人数大幅增加。2019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超过9.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5亿人,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均超过2亿人;年末全国共有861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45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9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把社会保障作为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障,使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深得人心、得到人民群众支持,这为我国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前提。在党的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顺利推进,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保障发展速度最快、覆盖人口规模最大、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幅度最大的国家,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2016年,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快速发展并惠及全民、创造了人类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奇迹的根本原因。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促进社会公正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必然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就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会向着逐步完善、惠及全民的方向坚定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历史,尽管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但我们依然创造条件,在城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劳动保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建立了初级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实现了制度转型与持续发展,迅速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必将持续推进,中国人民的世代福祉就有了可靠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高效率。比如,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确保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国家制度统一、政令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社会保障建设的有力有效推进。又如,我国长远战略规划,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及连续不断的五年规划等,保证了我国社会保障建设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还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为社会保障全面发展奠定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是需要财力支撑的。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财力有限,只能建成低水平社会保障。改革开放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也有了越来越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人民的教育福利稳步提升;加强公共投入,快速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为全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供筹资规模2/3以上的财政补贴,全民医保目标较快变成现实;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连年增长,2019年已达1261亿元,让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在短短几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使我国能够在很短时间里就把社会保障制度快速覆盖到全民,让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推动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展望未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绘就了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也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入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并作出决定,明确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和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的发展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将进一步织密扎牢。

近年来,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我国社会保障学界不断深化研究,为促进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贡献了力量。例如,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的条件下,深入研究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路径与方案;深化对社会保险制度的权责均衡问题研究,探索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并适度提高个人责任的可行方案;围绕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对社会救助制度等制度研究;围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新路径;围绕形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化企业年金、商业性养老金研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医疗及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路径;围绕维护制度公平、促进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等等。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既为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建立,但一些制度安排还存在短板与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依然繁重。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大规模流动、信息化催生新就业形态等,都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新挑战新要求。面向未来,我国社会保障学者应继续深化重大问题研究。一是进一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更好发挥制度作用。二是深入研究数字化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关系特点创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又适用数字技术提升社会保障现代化水平。三是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四是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保障思想,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提供思想来源。五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深入研究优化现行制度安排的路径和方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好维护社会公正,更好造福人民。

(作者郑功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7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7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7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7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2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7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4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