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0317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0317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3-03-17| 来源:北辰遴选

面试热点

合力“炒香”预制菜

  上海出台方案明确预制菜准入条件,颁出首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广东将预制菜发展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培育壮大预制菜等新业态;河南实施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食品等升级行动,打造预制菜生产基地……近年来,预制菜消费需求旺盛,年产值保持20%高增长率,经济效益较好,产业加速发展,各地区各部门加强产业引导,强化政策扶持,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章节,专门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所谓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烹调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消费者餐桌,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于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带动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预制菜的火热顺应了需求侧的变化,满足了消费者对美食的多元需求。生产预制菜的“中央厨房”,通过工业化、标准化、定量化生产,精算出营养素含量,支持多样菜谱搭配,适应了个性化营养需求。同时,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有助于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推动农村由卖初级品向卖制成品转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发展迅速,产品分类多样、品种繁多,且产业发展涉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服务、市场消费等多环节、多部门。但目前预制菜行业管理主要参照食品相关标准,存在着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保证等安全风险。今年全国两会上,围绕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代表委员纷纷“支招”:“明确预制菜的概念,科学界定预制菜的涵盖范围”“围绕预制菜全产业链建设配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和出台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由此来看,加快预制菜行业质量标准建设,逐步形成覆盖预制菜原料、加工工艺、包装标识、微生物指标等领域的标准体系已成社会共识。

  从“菜园子”到“菜盘子”,预制菜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全产业链的有力支撑。预制菜向前端延伸可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可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必须加快打造集标准化原料基地、精细化综合加工、体系化物流网络、品牌化市场营销等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引导预制菜产业进一步向产地下沉,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布局,建设预制菜原料基地。有条件的地方,要集聚要素、集合功能、集中企业,促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增效,发展多种预制菜产品。

让预制菜一直火下去,不仅要让食客们吃得更香,还要让农民们尝到甜头。预制菜原辅材料的订单采购量平稳,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龙头企业、加工产业园与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更多更好地分享产业发展红利,预制菜产业一定能够行稳致远,实现更大的发展。

常钦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07 版)

 

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60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在雷锋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把握雷锋精神的思想内涵,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学习雷锋活动蔚然成风。

  雷锋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与其所蕴含的共产党人高尚品格是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倡导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雷锋精神闪烁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光芒,反映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雷锋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牢固树立信仰、矢志追寻理想;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树牢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他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把握雷锋精神的精神实质,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个人、大我与小我、利他与利己之间的关系,让这一宝贵精神财富永不褪色。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行进中,雷锋精神顺应潮流、历久弥新,学雷锋活动始终充盈着时代感。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学雷锋活动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对于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产生了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学雷锋活动经常持久融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让雷锋精神增添了敬业奉献、艰苦创业、锐意创新等具有时代特点的精神价值,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推动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各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历史和实践都表明,雷锋精神在时代进步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彰显新的魅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之需,顺应时代之变,丰富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开展好学雷锋活动,激励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在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关键是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转化为亿万中华儿女的道德自觉和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历史告诉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只有同群众相结合,才能涵养出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从湖南长沙的“雷锋超市”到辽宁抚顺的“雷锋学院”,在全国很多地方,弘扬雷锋精神与文明创建结合、与市民教育结合、与创新社会治理结合,学雷锋活动也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由模范人物示范带动向社会共同参与转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常态化长效化上再下功夫、再出思路、再出实招,让点滴善举凝聚为社会新风,熔铸成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梁宇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09 版)

 

办好家政服务业这个爱心工程

  三部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出台100项养老和家政服务领域标准;作为全国成人教育系统首个家政学本科专业,上海开放大学“家政本科班”再次实现顺利招生,未来将为行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广东东莞宣布,33个镇街(园区)实现家政服务进社区全覆盖……近期,各部门各地区接连出台新举措,为家政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家政服务业对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居家养老、康复护理、育婴育幼、烹饪保洁等家政服务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有数据显示,2022年,93.8%的消费者使用过家政服务。与此同时,家政服务业也满足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需求。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超3000万人,约有90%的人员来自农村地区。

  尽管家政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符合要求的育儿嫂真难找”“家政服务虽有标准,但遇到什么样的服务人员却常要看运气”……消费者诉求的背后,折射的正是家政服务行业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行业发展不规范、群众满意度不高等短板。

  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发力。针对行业发展的痛点,去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社区家政服务人员100%持证上门,到2023年底,重点地区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

  顶层设计日益完善、政策落地不断加速,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比如,行业标准化程度持续提升,培训课程也更加完善。以保洁为例,门窗、地面、电器、家具等分类服务标准达100多项。

  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建。家政服务业,关键在人。既需要有合理的经营体系,帮助乡村劳动力“走出去”;也需要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服务人员具备基本技能;更需要成熟的市场机制,保证服务人员留在城市和岗位上。与此同时,还要研究推进家政领域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权益保障工作,让家政服务员群体更安心、更有保障地工作。

  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家政服务业的特殊之处在于,这项工作需要付出更多责任与爱心。家政服务者直接进入家庭,双方需要建立高度信任的紧密关系。这既要求双方真心付出、以诚相待,也要求行业加强信用建设,将双方信任关系涵养在行业标准、主体责任以及家政人员上岗培训与信用记录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家政服务业质量进一步提高,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抚小、养老,是无数家庭的需求。我们期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行业规范化和职业化建设持续加快,让家政服务业真正成为一项爱心工程。

李心萍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19 版)

 

议论文

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

——推动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①

  聚焦社交、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类型重点平台,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坚决取缔假冒仿冒官方机构、新闻媒体和特定人员的“自媒体”,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为依法管网治网、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写下生动注脚。

  法治是互联网治理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3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以详实数据和大量事实,全面介绍中国网络法治建设情况,分享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经验做法,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治理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都应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促进互联网发展、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开放合作,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把依法治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重要内容,不断深化对依法治网的规律性认识,网络立法、网络执法、网络司法、网络普法、网络法治教育一体推进,国家、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网民等多主体参与,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又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网之路。

  时光见证实绩。从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移动物联网发展实现“物超人”、“互联网+”依法健康运行,到网络立法的“四梁八柱”基本构建、网络执法不断加强、网络司法裁判规则逐步完善、网络普法深入推进,再到推动发起《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勇于探索、守正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为网络强国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党在信息化条件下治国理政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证明,中国的网络法治建设不仅有力提升了中国互联网治理能力,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网络法治既是数字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数字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放眼未来,不断推动网络空间运转的规则化、治理的法治化,是我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正如白皮书所宣示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将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网的理念,推动互联网依法有序健康运行,以法治力量护航数字中国高质量发展,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自1994年4月中国与互联网开始“全功能连接”起,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依法治网之路,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用好互联网正能量,就一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李浩燃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05 版)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②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攻关突击队,在超高含能材料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上海天文台,科技人员捕获38万公里之外太空信号,持续拓展创新所能抵达的高度;太钢集团车间,一卷卷薄如蝉翼的“手撕钢”自动制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科研主战场、创新最前沿,奋斗者们不懈拼搏,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观察大势,谋划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年来,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地位提升前所未有,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强调“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观国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各主要国家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看国内,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适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长远之计,也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的治本之策。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新征程上,抓住战略机遇,坚持“四个面向”,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我们才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2022年,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3/4。进一步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必将有利于培育壮大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新征程上,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我们定能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作出了“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的重大部署,正是为了进一步理顺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更好统筹科技力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好比车之两轮,“双轮驱动”才能行稳致远。新征程上,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我们就一定能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释放发展潜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亲历运—20飞机研制的唐长红委员谈及科技自立自强时,“在国家需要时想用就有、想干就能”的话语令人感动。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必将用奋斗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铸就新的更大辉煌。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07 版)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特别是新时代这十年,从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到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再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秉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书写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壮美华章,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高度信赖和大力支持。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放在“六个必须坚持”的首位。要深刻认识到,为了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一往无前、无往不胜。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凝心聚力,不断巩固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共产党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一路走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01 版)

 

策论文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提供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为党领导人民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提供了强大制度保障。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是人大工作的鲜明主题。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把人大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中去考量,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始终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认真研究谋划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提供保障。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结合起来,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创造性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深化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拓展民主渠道和形式,有效贯通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协商、立法协商,完善立法项目和监督工作项目征集、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代表参与立法等制度机制,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丰富“开门监督”形式,畅通人大监督和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的协同渠道,让人民群众充分表达意见,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健全密切联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制度机制,坚持调研到人民中去、成效由人民评判,推进五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活动和县乡两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深入推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履职平台建设,积极深化省级领导干部代表参加代表小组主题活动全覆盖、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办代表建议全覆盖和省人民政府领导领办代表建议全覆盖,努力实现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强化现代化建设的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扎实做好地方立法、监督等工作。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弘扬宪法精神,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中,切实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科学制定立法规划,认真落实年度立法计划,加强对设区的市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的指导,推进协同立法,着力强化法治供给。用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扎实做好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组织专题询问和专题调研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着力增强监督实效,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四个机关”建设,切实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持续加强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专委会分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在人大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议事制度,发挥“智慧人大”数字赋能效应,探索完善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持续抓好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注重在严峻复杂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大胆使用敢于善于斗争、勇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大力弘扬“闯、创、干”的作风,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各级人大上下联动,增强整体实效,推动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周农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09 版)

 

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调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具体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持续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内生发展动力,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去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脱贫劳动力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收入较快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

  抓好发展动力培育,切实增加脱贫群众收入,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一方面,培育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深入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着力补上技术、设施、营销、人才等短板,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群众奔上致富的快车道。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立足实际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另一方面,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稳定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就近就地就业,规范管理以工代赈、公益岗位,重点引导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务工就业、灵活就业,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抓好帮扶政策完善,切实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不断缩小发展差距。要帮助脱贫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深化与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群众增收引擎,提升区域“造血”功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社会帮扶,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组织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县(市、区)与协作地区脱贫县开展携手促振兴行动,加强产业转移、项目引进和产业园区共建。加强重点帮扶,健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帮扶资源向重点帮扶县倾斜,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重点项目。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加强脱贫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脱贫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精神风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就一定能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未来,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常钦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15 版)

 

理论知识

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内容提要

  社会稳定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至关重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尤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体制机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社会稳定对国家命运和人民利益至关重要,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尤其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切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夯实社会长期稳定的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社会稳定是人民幸福和国家强盛的前提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国泰民安是中国人民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强盛。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矛盾双方既具有对立性,又具有统一性,对立性和统一性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我们要注意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社会稳定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协调社会矛盾体系中诸方面、诸要素而形成的相互依存、协同共生的相对和谐状态。稳定有序的状态对国家和社会至关重要,能够使国家和社会各系统良性运行,使国家诸要素和社会各主体各得其所。政治稳定、社会安宁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社会稳定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古代中国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社会稳定的“治世”。进入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朽,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救民于水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结束了内忧外患、动乱纷争的混乱局面,实现了从动荡落后到稳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义革命完成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978年,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质量发展夯实高水平安全物质基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内在各要素系统的协调程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根本保证。

  实现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是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邓小平同志说过:“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党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真正把14亿多中国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社会长期稳定提供根本制度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国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根本在于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社会运行受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人口等诸多要素、诸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就难以实现社会的长期安定有序运行,其结果就是“四分五裂,一事无成”。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持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得到进一步明确,我们党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诸多艰难险阻,通过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始终葆有并自觉肩负维护社会稳定的清醒和担当。安居乐业是民之所盼,也是党之所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把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看作“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强调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认识上愈清醒,行动上愈自觉。经过新中国70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坚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风险挑战,越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保持历史耐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有机统一,实现发展与稳定的平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历史雄辩地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抓住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改善并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丰富了,但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很大,社会不公平,两极分化了,能得人心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共同富裕既是经济问题又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问题,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安定。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不会是一片坦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树立系统观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风险。下好防范风险的先手棋,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都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做到未雨绸缪。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力争把风险化解在源头,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不让国际风险演化为国内风险,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同时,注重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与风险的体制机制,全面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把体制机制建设贯穿社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作者赵朝峰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7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6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6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6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6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2025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48.00

销售 25件
浏览 10596人

2025预定【遴选热点6期】

183.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7540人

【步步高升】中央公务员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45人

【新品现货】2024年11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35件
浏览 743人

【新品现货】2024年10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56件
浏览 786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