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回顾了2021年工作,介绍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同时为教育划了重点,其中之一就是“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2013年以来,类似“促进教育公平”的表述,已经连续出现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目标既定,关键在于统筹各方力量,当好“四员”,切实把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到实处,及时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让人民群众有真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教育主管部门发挥好职能作用,当好“指挥员”。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指挥各级各类学校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而且要在努力提高学生智力发展和学业水平基础上,瞄准劳动、体育、美育教育的短板,精准发力。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在线教学资源平台和各地各学校的精品课程资源,挖掘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疫情防控知识、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家长教育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同时强化教研支撑,充分发挥教研队伍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进大中小思政课堂一体化建设,把好教育教学资源审核关,发挥重要的指挥作用。
学校发挥好主阵地作用,当好“引导员”。学校要在突出德育实效等方面积极探索多种渠道,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五育”并举中健康成长,从“以德扬善,涵养学生精神风貌”方面,打造“养成习惯课程体系”和“榜样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以智启真,奠定学生扎实基础”方面,打造“书法课程体系”和“阅读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智育引领;从“以体强身,增强学生健康体魄”方面,打造“阳光体育课程”体系,强健学生体魄;从“以美塑心,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方面,打造“音美兴趣课程体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从“以劳立行,锤炼学生坚毅品格”方面,打造“劳动实践课程体系”,培育劳动文化;同时加强家校协同育人,打造“家校共育课程体系”,多渠道拓宽家校协同育人途径。
家庭发挥好示范作用,当好“监督员”。《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四条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为此,每一位家长应努力做到:做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因为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需要家长督促;做孩子成长的守护者,用心观察和陪伴,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孩子帮助;做孩子言行的示范者,在学习、行为、习惯、生活等方面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榜样;做孩子品格的塑造者,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制意识,从小为孩子打下崇德向善的人生底色。同时还应知道,“双减”更加考验的是父母的担当,陪伴是责任,养育是责任,以身作则更是责任;履行好家庭教育的责任,既是对“家事”负责,更是对“国事”负责。
各部门发挥好统筹作用,当好“协调员”。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积极营造“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共育生态,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凝聚起强有力的育人合力,让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各乡镇建立村级或社区级家长学校,由村、社区邀请教师或乡贤、最美家庭等人士为家长讲授培养好家风、好家教、孩子良好教养、良好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开展对留守儿童家长的专题培训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群团组织发挥助学作用,为学生创造“五育并举”发展的资源条件,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等活动;再如社会群团组织和公检法司部门共同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利用“双减”政策实施的有利时机,在学生课后延时服务中开辟“法治小课堂”等;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门学校”,针对一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矫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更加自觉地扛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全面、完整、准确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支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良好氛围,切实促进教育公平,稳步提升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