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4月28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4月28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2-04-28| 来源:北辰遴选

面试热点


变丰硕遗产为优质资产

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积极谋划、接续奋斗,管理好、运用好北京冬奥遗产。”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向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而且在多个领域留下了丰硕的遗产和成果。其中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我们要对北京冬奥遗产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增添发展新动能。

  用好场馆设施。奥运场馆是赛事运行和服务工作的载体,具有宝贵的经济社会价值。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最大程度地利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遗产,并创造了新的双奥遗产。例如,北京赛区的国家游泳中心通过使用“水冰转换”技术,将原有游泳赛道变成冰壶场地,成为世界首个“水冰转换”的场馆。赛后国家游泳中心既能承办水上和冰上赛事,又能开展全民健身及冰雪运动普及推广活动、承接大型文化演出活动等,从而实现场馆的反复、综合、长久利用。又如,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国内唯一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钢架雪车和雪橇赛道,冬奥会结束后将成为中国国家队和青年队的训练场地,并继续承办高规格赛事。同时,在大众参与方面,可以设置群众体验场所,让游客领略滑行运动的乐趣;在文化旅游方面,可以依托赛道建设特色度假酒店,举办音乐会、露天户外展览等文艺活动,实现冬奥文化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互补共赢。再如,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拥有完善的冬季运动和山地度假设施,兼具商业滑雪度假功能,赛后将成为集运动、休闲、会议、度假于一体的山地型旅游度假区。

  用好文化遗产。奥运会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铺展了中华文化与奥运文化、冰雪元素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向世界生动展示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开闭幕式,呈现诸多意蕴隽永的场面,传递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搭建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创造的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是激励我们一起向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充分运用好丰厚文化遗产,普及冬奥知识、讲述冬奥故事、宣传冬奥成果,引导人民群众更好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彰显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共同建设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

  用好人才资源。人才是竞赛组织工作的关键。北京冬奥组委积极探索人才开发培养模式,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完备、专业的赛事筹办和保障人才队伍。通过畅通社会力量参与渠道,搭建共建共享平台,培养了一批造雪压雪等专业工种人才、裁判员等技术官员、专业志愿者和赛时实习生等服务队伍,极大缓解了我国冬季项目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的问题。北京冬奥留下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中既包括高层次专家、竞赛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也包括志愿者、合同商人才、城市运行保障人才等。我们要运用好这些人才资源储备,发挥人才作用,推动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发展,促进冰雪相关产业多元化、可持续发展,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中来。

  (作者王悦为辽东学院体育部副教授);《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9 版)


议论文


时代造就青年 盛世成就青年

——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①

  今年初举办的北京冬奥盛会,让世界看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赛场上,90后、00后运动员奋斗拼搏、超越自我,展示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赛场外,年轻志愿者用热情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让八方来客感到宾至如归。中国青年的自信从容、阳光向上、开放包容,向世界递出了一张闪亮的青春名片。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群体的亲切关怀。透过白皮书一个个详实数据、鲜活事例,可以感受到中国青年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新时代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广大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时代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青春动力。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00多年前,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程中,总是能看见青春足迹和青春奉献。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少大学毕业生担任第一书记;疫情防控第一线,多少青年医务工作者无畏逆行;航天事业勇攀高峰,多少年轻工程师辛勤耕耘、默默守护……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豪情阔步向前,以“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与时代共同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国家好,青年才会好。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在物质条件上,从有衣穿到穿得时尚、穿出个性,从吃饱饭到吃得丰富、吃出健康,中国青年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在人生选择上,从更加平等、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为越来越多的青年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大门,到职业选择日益市场化、多元化、自主化,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在政策保障上,从全面构筑保障青年受教育权的完备法治环境,到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可以说,这个伟大时代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厚馈赠和丰富滋养。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生逢盛世,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既然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何不奔跑逐梦、活出精彩?既然时代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何不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中国青年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精彩的青春之歌,既实现自己的青春梦、人生梦,更用青春奋斗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中国青年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仲 音;《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4 版)


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

——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②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从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到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从举办中国人首次天宫画展,到中国航天员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过春节,一个又一个“首次”,彰显了我国不断提升的航天实力,激发了无数青年的爱国热情,鼓舞着广大青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豪情壮志。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这是广大青年担负起时代责任的内在要求,也是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爱国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1935年初秋,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开学典礼上向全体师生问了三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振奋了师生为国奋斗之志。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谈到了这个故事,并强调“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历史如何发展,对于广大青年而言,爱国之情始终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之志始终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之行始终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日之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亲眼见证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亲身经历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伟大历史进程,亲眼见证“蛟龙”入海、“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空等一个个科技创新突破……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时代进步有着深切的体会,对国家发展有着强烈的认同,完全有理由也完全有决心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自治区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爱国方式,但中国青年爱国的底色始终不变。今天,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把爱国心化为报国行,依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价值追求。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中的发问,至今仍然振聋发聩。这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宣言,也是无数中国青年的共同心声。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广大青年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5 版)


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各国要相互支持,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国际合力。”两年多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跌宕反复,习近平主席深入阐述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为世界冲破疫情至暗时刻带来光明和希望。

  团结抗疫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上的大事。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面对疫情挑战,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坚定不移为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提供支持。无论是对外提供疫苗还是海外生产疫苗,中国都言必信、行必果。目前,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相继向20多个国家转让技术、合作生产疫苗,在海外形成了10亿剂疫苗年产能。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储运方便、可及可负担……中国疫苗得到广泛认可。

  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球疫苗接种取得显著进展,但疫苗分配不公的情况仍然存在,实现疫苗公平可及分配、消除“免疫鸿沟”仍是当务之急。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疫苗分配的规则和机制,重点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支持,让新冠疫苗真正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疫苗。中国在积极推动当前国际疫苗有效分配的同时,有必要通过建立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等研发合作和对外援助机制,更好破解现行国际疫苗分配不公的难题。在这一过程中,应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建立落实这一理念的具体机制,充分利用我国疫苗研发的优势和对外援助的经验,形成新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

  疫情是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综合考验,应对疫情也是完善相关规则和机制的契机。疫苗分配不仅是涉及研发、生产和流通的技术和商业问题,也是涉及包括世卫组织、联合国、药品主要生产国、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业、科研机构等在内的国际卫生治理体制的大事。在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价格机制、药品监管、法律责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机制和规则。比如,在“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机制下,既要通过金融、法律等手段调动研发、生产厂商的积极性,又要推动疫苗在全球分配的公平性,尤其要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指引下,设计更好的分配机制。既要授之以鱼,提供疫苗和公共卫生产品,又要授之以渔,帮助发展中国家形成研发生产能力或相应公共卫生体系;既要落实疫苗等卫生公共产品的可及性,又要在可负担性的原则下,对疫苗和其他产品进行合理定价,从而更好护佑当地民众的安康。

  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加强疫苗合作,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支持多边框架下的抗疫合作机制,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人类早日战胜疫情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王晨光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副会长);《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5 版)


劳动成就闪光人生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对于整个社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和价值,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对于我们个人,劳动是个人幸福的源泉,通过劳动可以实现人生梦想、改变自身命运。

  回首过往,人民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正是大厦的基石,是时代进步的推动者。进入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争创一流、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用智慧和汗水营造了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谱写了“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劳动群众响应党中央号召,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从一线医务人员到社区志愿者,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正是这些平凡人的辛勤劳动,确保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当前,我们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根本上还是要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以中国探月工程为例,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全国数千家单位、众多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有的来自航天央企和配套科研院所,也有的来自高新技术企业等民营机构。在上海疫情防控中,1.8万余名外卖骑手每天配送约180万单;超4000名快递小哥投身社区志愿服务;邮政快递企业参与保供车辆日均1200余辆,运送大量生活物资。无论是建设科技强国,做强实体经济,保障物流畅通,还是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都离不开辛勤劳动、不懈奋斗。

  劳动光荣,劳动最美,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劳动者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加宽广。今天,劳动空间极大拓展,已经从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延伸至大街小巷、网络平台……对奋斗者而言,身处时代和社会的变革之中,虽然面对不同的职业选择,但通过劳动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的道理没有改变,关键是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个人特长,勇于拼搏、敢于创新。“不惰者,众善之师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踏实劳动、诚实劳动,都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都能够成就闪光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劳动的价值、重视发挥劳动的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努力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尉承栋;《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8日   第 05 版)


策论文


数字赋能红色文化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高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高校要注重发挥数字赋能作用。

  强化顶层设计。高校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深挖红色资源内涵,打造红色教育高地。以“互联网+党建”的方式,结合5G、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红色基因库”。通过数字赋能,在网络云平台上,以线上红色讲堂、青年大学习等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上好“大思政课”,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探索建设“智能+”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等,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可以通过编写电子教材、制作慕课、建设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等方式,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推动红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用网上知识竞赛、在线阅读接龙、网上红歌会等方式,组织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厚植爱国情怀,擦亮红色底色。

  开展生动实践。如今,高校师生从红色文化的学习者逐步转变为红色基因的传播者,在社会实践中传承红色记忆、传续革命精神、传播英雄事迹。西安邮电大学打造的“云上党建展厅”成为党史学习的新阵地、智慧党建的新应用;北京理工大学制作原创纪录片《红色育人路》,让红色记忆更加鲜活;北京邮电大学根据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创排党史学习教育原创舞台剧,在多个线上平台同步展演……各高校师生的生动实践,打造出一堂堂有温度的思政课。

  推动文化传播。高校是国际传播的前沿阵地,学生群体是高校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力量。学生群体思维活跃,熟悉数字化媒介,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群体。近年来,许多大学生自发拍摄短视频、微电影,翻译优秀国产影视剧,创新传播方式和话语表达,以生动形式讲述红色故事,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立足时代需求、紧贴学生特点,高校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手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而让红色精神绽放时代光芒,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作者陶晶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教师);《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28日   第 12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95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41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2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95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41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2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95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41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2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95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41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28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3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95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41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5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28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