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11月17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11月17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1-11-17| 来源:北辰遴选

议论文范文

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着眼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深入研究党不断维护党的团结、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百年历程,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强调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党的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重中之重、要中之要。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砥砺奋进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惊涛骇浪中坚如磐石,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充分展现了大党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才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时代呼唤、历史选择、民心所向。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中华“复兴”号巨轮就有掌舵者。正如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的:“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实践充分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定海神针作用。只有在全党激发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我们党才能以新气象新作为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必须深刻领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讲政治是具体的,“两个维护”要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党员、干部的日常言行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讲政治要求化为内心自觉、内在主动,经常同党中央精神对表对标,切实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7日   第 03 版)


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在新发展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着力创造激励共同努力、共同奋斗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进一步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包括基本医疗、基础教育、基本养老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增进低收入者福祉、促进发展成果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水平、发展能力和营商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应看到,我国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均等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此外,在不少地方,以户籍作为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条件的制度安排仍未彻底打破,流动人口同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尚未完全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补短板;明确中央和地方在公共服务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支持。

  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支持力度。加大对发展滞后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边远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既能提高发展的公平性,让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又能提高效率,为要素跨地区流动、欠发达地区特色产品和资源对接大市场提供便利,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发展水平提升,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了较大的支持力度,欠发达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也应看到,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基础设施提升和改善空间仍然很大。当然,考虑到自然条件和人口规模状况,中西部和东北边远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按地均、人均或人地均指标衡量,未必要达到与东部地区相同的水平,但也要面向现代化目标,对标共同富裕的要求,充分考虑未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和人口集聚态势,科学预判人口的长期分布格局,并对人口相对聚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合理规划并予以保障。

  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特殊问题区域的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做好锦上添花、培育增长极的事情,更做好雪中送炭、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的事情。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加上主导产业更替和要素特别是人口流动,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特殊问题区域,包括资源枯竭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原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地区等。这些区域有的过去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的是服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大局而被列为禁止或限制开发的区域。促进这些区域发展,既是提高发展公平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通过一定时期的帮扶、导入新的生产要素,可以充分激发这些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作者张军扩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7日   第 09 版)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前不久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批批在科技创新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物、科研团队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一个个科技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辛勤浇灌出的创新成果赢得国家奖励。科学大师和重大成果相互映照,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不凡成绩,也进一步坚定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每一次国家科技奖励表彰,都记录着中国创新扎实的脚印,也用实践印证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有强大的制度优势,有持续壮大的科技人才队伍,有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我们的创新底气更加充足,创新自信更加坚定,迸发出的创新动能将更加澎湃强劲。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无论是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还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或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奋斗者”号深潜万米……这些在自主创新中涌现的重大科技成果,蕴含着创新的智慧和活力,也凝结着创新的自信和志气。强大的信心和决心,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继续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实现更大跨越。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强化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比如,加强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通过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有利于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在参观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将不断推动科技创新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余建斌;《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7日   第 10 版)


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

  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正在扎实开展。不少地方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推动党员干部学习英雄事迹,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等功勋模范,营造出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浓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功勋荣誉表彰工作。201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统一、规范、权威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了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褒奖功勋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品格,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功勋模范身上体现的崇高精神,是社会向上向善、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尊崇他们的英雄风范,彰显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国家态度。“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从军时南征北战,英勇果敢,多次立功,复员后躬耕田野,默默奉献,变化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坚守。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这些功勋模范的事迹,是今天我们汲取奋进力量的活水之源。

  功勋模范人物不仅是国家栋梁、民族先锋、社会楷模、行业翘楚,也是我们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典型。以功勋模范人物为榜样,不断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才能用实际行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以身许国的崇高风范、奉献牺牲的高尚情怀、默默无闻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功勋模范人物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功勋模范人物事迹进课堂、进校园等活动持续开展,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日益浓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激发新气象新作为不断展现。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新时代新征程,功勋模范人物的英名伟绩,是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火炬,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榜样力量。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鼓舞人们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必能让华夏大地英雄辈出、群英璀璨,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陈建国;《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7日   第 10 版)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其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是重要内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中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能够让乡村发展从“输血”转向“造血”,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依托,以延长产业链和提高商品率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高质量产业链,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但是不能局限于农业,乡村旅游业、特色手工业等,都可以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容。契合乡村地域特色、符合美丽乡村发展要求的产业,都可以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进行培育。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广大乡村既有中国文化的普遍共性,也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不同而具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渊源在哪里,沉淀了哪些地域特色文化,主要的特色在哪里,需要深入研究和挖掘。这种特色文化内涵不仅是乡村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乡村产业文化附加值的重要资源。同时,还应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公共文化服务要体现精细化、差异化和多样化,既让群众享受到文化服务的“精神盛宴”,也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

  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支撑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温饱也要环保,既要生活也要生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珍惜乡村的一花一木、一庭一院、一山一水,才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中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作者王克修为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7日   第 10 版)




策论文范文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将群众的创造力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动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100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伟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从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一条重要途径在于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开展及时、深入的调查研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充分了解社会期盼,吸收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聚焦人民需要及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使各项工作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首先需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在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增信心。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需求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补齐这些短板,必须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解决思想问题,能持续激发群众的责任感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寻求推动改革发展的办法和途径。

  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改革在新发展阶段打开新局面。”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10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表明,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新的征程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迫切需要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把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汇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上,让基层实践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改革创新的强大势能、强劲动能,形成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作者尹德挺,廖闻文,营立成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7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206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62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7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51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206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62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7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51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206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62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7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51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206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62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7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51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549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206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62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77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351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