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07月27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07月27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1-07-27| 来源:北辰遴选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

——学史力行创造新业绩①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党史学习教育,最终要落脚在学史力行上,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攻坚克难上见真章、在担当作为中求实效,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学习党的历史,重在力行、贵在力行。党史学习教育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改造,都需要通过“力行”来实现。从“甘将热血沃中华”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从“我们要赶上时代”到“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我们党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发展壮大,靠的是一批又一批中国共产党员的实干苦干、接力奋斗。“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学史力行,从党的光荣历史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

  学史力行,要在锤炼党性上力行。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从扎根雪域高原无私奉献的孔繁森,到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校长妈妈”张桂梅……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牺牲在前、奉献在前、吃苦在前,闪耀着震撼人心的党性光芒,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学史力行,就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用党性原则修身律己,切实以坚强党性取信于民、引领群众。

  学史力行,要在为民服务上力行。回望百年党史,我们党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根源在于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李大钊“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价值追求,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人民情怀;脱贫攻坚中“只要我还干得动,我都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事”的郑重承诺,抗疫斗争中“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冲锋在前……一脉相承的,是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至上的真挚情怀。百年非凡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学史力行,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学史力行,要在推动发展上力行。今天,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的征程上,如何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更好保障民生需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各项制度更加完备?这对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提出了更高要求。学史力行,就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历史的潮流奔涌向前,伟大的事业震撼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在学习党史中感受伟力、砥砺精神、收获启迪,我们必将风雨无阻、奋发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7日   第 07 版)

 

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迈入全面小康,开启新的奋斗④  

  从物资储备到产业供给,从科技攻关到医疗保障,支持全球团结抗疫;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的发展不仅让中国人民过上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且彰显着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不懈追求。

  一个14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全面小康,这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客观来说,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本身就是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长远来看,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非凡成就,为人类反贫困历史书写了新的篇章,为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提供了示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消除贫困和饥饿,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也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通过自身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也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从雅万高铁、亚吉铁路,到中欧班列、帕德玛大桥,一个个项目,让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熠熠生辉;从广交会、进博会,到服贸会、消博会,一场场邀约世界的盛会,有力彰显了与各方共享机遇的格局和胸怀。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中国市场潜力将被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的对外合作将不断深化,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世界意义,不仅在于解决了一个人口大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更在于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议题、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有外国观察家表示,在当前世界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的关键时期,中国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持续推动脱贫等事业,将对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挥鼓舞人心的作用。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中国的探索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对国际社会而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的巨变,也是理念的创新。一方面,全面小康既包括发展水平的跃升,也蕴含着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内涵。坚持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绝不能让任何一个领域滞后、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让任何一个区域落下。另一方面,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今天,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才能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不仅是中国的伟大成就,也为世界各国发展树立了典范。”“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世界树立令人鼓舞的榜样,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的信心”……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国际社会给予充分认可。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阔步前行,世界充满期待。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7日   第 07 版)

 

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北京市按照“标准内”“超标准”两级要求,修编完善五类防御和调度预案方案,落实重点桥区、易积滞水点“一桥一预案”“一点一预案”;重庆、四川防汛部门实时共享雨情水情,并开展远程会商协调联动;湖北黄冈建立集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数据为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利用气象卫星云图和各信息系统实时数据,强化局部实时雨情水情精准监测、会商研判、预报预警……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各地纷纷全力应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越是关键期,越要绷紧弦。当前我国正处“七下八上”主汛期。与往年相比,今年入汛以来,我国主雨带位置较常年同期偏北,东北、华北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多,全国降水总体呈现“北多南少”分布。同时,多地江河洪水集中暴发,洪水量级大,中小河流洪水突出,水位涨幅猛,这也是今年全国雨情水情主要呈现的特点。这些客观存在的新情况、新特点,既要求各水利部门加强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工程的科学调度,也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压实责任措施,毫不松懈做好防汛减灾各项工作。强化风险意识,杜绝侥幸心理,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方能更好保江河安澜、保群众安全。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对于各地各部门而言,防汛是一场大考,既考验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考验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风雨之中,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防汛一线;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闻令而动,当地驻军数千名官兵立即展开抢险救援;7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紧急驰援河南……党员干部的主动担当,人民子弟兵的向险而行,全国人民的八方支援,筑起了一道道防汛的责任堤坝。从现实来看,一些地方天气复杂多变,水利工程点多面广,“技防”发挥了重要作用,“人防”同样不可或缺。只有把“责任链”压紧压实,才能确保“防汛链”环环相扣,进而筑就防汛抗洪的坚实堤坝。

  防汛措施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尤其需要加强统筹协调。比如,气象部门应紧盯“雨什么时候下、往哪里下”,水利部门应研判“水往哪里流、怎么调节”,自然资源部门监测“地质灾害风险点在哪里、如何有效防范”,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往哪里转移、如何确保安全”。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强化协同配合,持续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提早做好预案、队伍、物资和蓄滞洪区运用准备,方能更好做到“有备无患”。还应看到,防汛救灾不只是一时一地的应急救援,而是涉及方方面面。加强统筹协调,形成省市间、部门间、军地间、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通力协作的防汛救灾格局,才能切实提高防汛减灾工作精准性有效性。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还要在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抓好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战胜洪灾,需要每一步都想在前面、备在前面、抢在前面。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我们就一定能打赢防汛救灾这场硬仗!

晏承北;《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7日   第 07 版)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牢记和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接续奋斗,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提出“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奋斗目标。我们党清醒认识到:“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强调“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上世纪80年代,我们党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确立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规划。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推进,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的基础上,我们党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一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要在我国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政策举措、工作部署中得到体现,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之努力。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就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方略,就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的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中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构建新发展格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必须具备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重视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韩保江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7日   第 09 版)

 

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巨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人民民主覆盖的广泛性、过程的完整性、内容的全面性,彰显了人民民主的显著优势,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要深入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显著优势,继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实践,使人民当家作主更加有效地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参与人民民主实践的主体越广泛,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越容易形成,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也会更加巩固。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提升民主参与的广泛性,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使全体人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能参与人民民主实践。各民主党派都能够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基层群众都能享受自治权利,实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享有最广泛的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全过程人民民主,意味着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内的各民主环节齐备,并且彼此贯通、形成合力,避免了只重视选举过程而不重视协商、决策、管理、监督过程的问题。人民既可以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也可以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通过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利益诉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了民主的内涵。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民主内容的完整性,能够协调增进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活力,有效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激励全体人民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立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过程人民民主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全方位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方方面面都能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都能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创造活力,让人民群众各方面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这就把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新征程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我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必将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陈若松为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7日   第 09 版)

 

建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核心阅读

  我们党坚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100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带领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辉煌成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其中的根本性原因和密码,就在于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指导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理论渊源和鲜明特点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工人阶级要完成推翻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政党并充分发挥领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建党实践中,不仅指明了建立工人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阐述了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革命纲领、组织原则和国际主义精神等。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建党学说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建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提出了一整套党的建设理论。列宁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探索的开拓者,列宁在执政党的领导地位、根本任务、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以及提高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形成了“完整的建党的学说”。

  在百年奋斗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不同时期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党的实际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结合,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对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创造性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一系列鲜明特点,主要是:

  科学性。这一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阐明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内在联系,揭示了党的自身建设的客观规律。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既扎根中国大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富含我们党长期形成的红色文化基因,还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站在先进文化的制高点上。

  实践性。这一理论体系不是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认清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敏锐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总结实践经验。这一理论体系为党的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又不断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人民性。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集中群众智慧,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强调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强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观点,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根本价值理念。

  创新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的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应对和解决不同时期党的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时,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新论断、新战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赋予这一理论体系鲜明的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推向新高度。

  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指导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对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科学的把握。正是因为始终坚持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我们党才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推进到什么阶段。这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以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来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党的政治路线集中体现党的政治主张、纲领和奋斗目标,是党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决定党的前进方向。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建设都围绕当时的政治路线来进行,确保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第二,党的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第三,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各方面建设。政治性是政党的根本属性,党的政治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才能确保全党团结统一,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第四,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用制度和法规管权管事管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思想建党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党的制度和党内法规本质上体现的是全党统一意志。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是确认党的意志、实现党的主张、使党始终成为统一整体的保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同时发力,才能实现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第五,将继承优良传统和不断改革创新结合起来,以自我革命精神从严管党治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的建设优良传统是宝贵财富,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大力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的领导。这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第二,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通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贯彻和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第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的有机统一,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本遵循和路径指引。第四,党的领导既要坚持和加强,又要改进和完善。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领导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第五,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组织体系去实现,必须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好,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全部执政活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第二,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做好经济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三,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进执政方式。第四,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党的事业就是人民的事业,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第五,党自身必须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作者虞云耀为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会长);《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27日   第 09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7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2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7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