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出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这是当前疫情防控总体形势使然,也是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基础上,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的有力举措,今天我们来聊聊旅游业的复苏。
【热点事件】
7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经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通知》明确,中、高风险地区不得开展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暂停172天后,国内跨省团队旅游恢复开放。对于苦熬几个月的旅游从业者来说,可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广大公众则终于可以来一次长途旅行,尽情放飞自我。消息发布当晚,一些预订平台的国内跟团游、自由行瞬时搜索量暴涨500%;次日,沪深两市旅游板块集体走高、十余只股票触及涨停,显示出社会对于恢复跨省团队旅游的积极回应。
【政策背景】
选择在这个时候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是审时度势后做出的科学决策。
一是国内疫情控制趋于稳定,全国目前已无高风险地区,北京连续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这为跨省团队游的恢复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是随着暑期的到来,公众出游需求亟待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及时恢复跨省团队游,有助于扩大旅游行业复工复产规模,解决旅游产品供应不足的现状,精准安全有序释放出游需求。
三是团队游对游客的游程监管和轨迹回溯较散客出游更易管控,可以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存在问题】
然而,有些地区的人们出行仍有不便、阻碍重重。近日,北京人离京出差、出京旅游就没那么便利,比如到江苏出差,就会面临不少难处:去苏州,低风险地区仍要持有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去南京,就无须提供相关证明。这种同省不同策、一地一策的“土办法”,在其他地区也存在,不利于人员有序流动和生产生活稳步恢复,理应尽早加以纠正。
【究其原因】
一些地方在防疫问题上存在“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尤其是“保护狭隘主义”。为了本地的“零增长”,防着外地的“落地客”,设置各类过严、过繁的政策,让人寸步难行。其实,防疫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理所应当,加强防控也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为了防而防、为了控而控,就扭曲了防控的意义,只会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对策措施】
目前仍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鉴于此,有关方面必须科学谋划,提前准备,做好应对措施。
首先,旅游企业要压实主体责任。旅行社是防控风险的第一道关,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组织工作。出游前认真排查,对没有通过健康码检核或体温异常的游客予以劝阻。行程中全面落实防控措施,提醒游客“戴口罩、勤洗手、保距离”,遇到突发情况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和上报。
其次,景区要加强科学管理。恢复跨省团队旅游后,景区接待游客量由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30%调至50%,因此,景区必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接待效率。积极探索分时预约、实时公开客流信息、推行“虚拟排队”系统等措施,减少人员扎堆聚集,避免疫情风险。
此外,有关部门要创造宽松环境。游客真正出行后,可能遇到当地“土政策”、绿码不互通、异地核酸检测不认可等现实问题。各地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恢复跨省团队旅游的重要意义,加强沟通协调,提升协同能力,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性门槛,为推动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复苏保驾护航。
【启示拓展】
防疫常态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基本态势。既不必为零星出现的病例而过度惊慌,更不应对疫情发生地的人群似防狼一般对待。
过去一段时间,各地在疫情防控中早已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特别是精准防控得力、科学防控有效,才是理应发挥的优势。应更好地借助大数据平台动态掌握人员出行轨迹,做到精准可防、便捷可查、摸排高效。这是当前需要真正有所为、能作为的地方,比简单粗暴地“贴标签”有价值。
防控不是一省一地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地做好防控工作,必须心中有大局、眼里有全局,只有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能以系统方法实现精准防控,给普通人以出行便利、给生产生活以发展空间。
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很显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二者确有主次之分,就像在疫情突发伊始,防控是摆在第一位的,而疫情逐渐平稳、防控常态化之后,生产生活显得更为迫切。这意味着,疫情防控与生产生活,不是一个方面凌驾于另一个方面之上,而是因时而动、随势而变,平衡二者关系就是检验各地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一张“答卷”。倘若“一刀切”或“全选C”,就算能得分也肯定不是满分;就算以牺牲他人利益而让自己得满分,也难以理直气壮。这不过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常备不懈、紧抓不放的弦要始终绷紧,防疫于未然;动态调整、科学精准的弦更要拨动,助力于发展。于无声处见防控、于有声处谋发展,这才是防疫常态该有的正确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