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10月27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10月27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0-10-27| 来源:北辰

向着治理现代化不断迈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答卷②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十三五”时期,我国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中国奇迹背后的“制胜密码”,展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凝聚起制度自信的磅礴力量。

聚焦构建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立足提升运用法律手段领导和治理国家的能力,适时修改宪法,制定出台监察法、网络安全法、疫苗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着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勇毅笃行,全面依法治国迈出重大步伐,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5年砥砺奋进,“中国之治”之所以能够开辟新境界,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推动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治理效能。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到党的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明确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不断深化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把握,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5年,“以人民为中心”绘就现代化治理的价值底色,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无论是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还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无论是完善产权保护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有恒产者有恒心”,还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让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展现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这5年,“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构成现代化治理的深层逻辑,激发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强大力量。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稳经济、促发展,战疫情、斗洪峰,化危机、应变局……“十三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保持社会大局稳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我们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经受住了压力测试,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有国外学者评价:“中国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5年改革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迈入新发展阶段,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

本报评论员;《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01 版)

 

协调优化,发展空间拓展重塑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观察③ 

塔吊林立、工人忙碌、昼夜交替……不久前,一则致敬雄安新区建设者的短视频在网络热传,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许多人感受到新时代的进取力量。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安新区的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成为“十三五”时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生动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在协调发展理念指引下,“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出台和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助力“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长江经济带发展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正在形成……“十三五”的五年,是我国协调发展、优化结构的五年,发展整体性、联动性不断增强,厚植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和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把协调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手段、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系列重磅举措,不仅直接回应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而且丰富了我们对协调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胸有全局,行有章法。“十三五”时期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在增强发展协调性中拓宽了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了发展后劲,为进入新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为例,东部帮扶西部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山村里的农副产品能运出来、卖出去,丰富了市场消费选择,也带动了贫困群众致富。把协调发展理念和部署进一步落实到位,有助于加快优化资源配置、打造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使欠发达地区逐渐形成后发优势,使薄弱环节激发后发潜力,进而不断拓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看,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矛盾决定了很多发展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那么轻松容易的事。对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们既需要增强发展意识、过程意识,辩证看待前进路上的矛盾和困难,也需要激发改革意识、效果意识,一步一个脚印补齐发展不协调的短板,提升发展整体效能。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实现区域良性互补、城乡融合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紧密结合,一定能为“十四五”时期开局起步、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境界奠定坚实基础。

李洪兴;《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05 版)

 

勇立潮头 开拓进取

——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②

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进一步放宽前沿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准入限制……近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发布,27项目标任务涵盖各个领域,为深圳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拓展了新空间。经济特区在新起点上再出发,深化改革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

一部经济特区建设史,就是一部大胆地试、大胆地改的改革史。从第一个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到第一个实行工程招标,再到第一个改革人事制度,深圳的一项项全国“第一”,映照着改革决心,激荡着创新活力。从率先出台税利分流措施激发国企活力,到率先实行大部委制,再到率先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厦门的一次次探索,撬动了城市命运轨迹的改变。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重要的改革方法论,即每当遇到问题难题、遭遇风险挑战,就把问题导向作为改革的动力和方向,运用改革方式破解难题、激发活力。经济特区在局部进行改革突破,既书写了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更推动改革开放大潮席卷神州大地,使得改革开放成为最大的社会共识、最鲜明的时代标识。

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今天,改革决心依旧、改革激情依然,但改革的语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从内部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无论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还是解决内部发展问题,都需要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深圳等经济特区作为改革的试验田,更应增强引领改革风气之先的使命感、责任感,继续为全国层面的改革提供先行先试的经验,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动力支撑。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在深圳,改革创新举措不断推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能通过改革释放制度优势,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今天,改革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领域的改革以另一个领域的改革为前提,因此改革不能单打独斗、零敲碎打,而应该注重整体推进、形成整体效能。比如,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涉及各个政府部门和专业领域。截至目前,深圳累计推出近250项“秒批”事项和近200项“无感申办”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真正做到了“一网通办”“全城可办”。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突出“全面”这两个字的分量,形成各个领域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的良好局面。

深圳前海,曾经“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已经被“平均三天一项制度创新”的改革效率刷新。一路拼、一路闯、一路领跑,深圳等经济特区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深圳等经济特区一定能不负重托,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承担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本报评论部;《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05 版)

 

发展高等教育助力强国富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达51.6%;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人才,2016年至2019年高校毕业生累计3200多万人;高等院校承担60%以上的国家基础研究和重点科研任务,承建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出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强国富民的重要引擎。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培养一个大学生对一个家庭而言,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人才,也带动整个家庭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条件上发生进步变化。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实现大学生“零的突破”。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总结从2011年到2018年全国本科生家庭情况,发现70%以上大学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无数考生通过高等教育改变了命运,千千万万个家庭因为子女上大学、找到适宜工作而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强化教育体系各环节,发展更加普惠的高等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国家建设角度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出坚实一步。“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快速发展,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这些重要成果与一批批高精尖人才脱颖而出密不可分。据统计,当前我国高校聚集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每年向各行业输送数百万专业化人才,已然成为当今最具竞争力的智库和人才来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高校充分发挥科研实力,在医疗救助、疫苗研发、检测产品和疗效药物筛选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当前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呼唤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科技研发、提升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深刻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支撑、服务、引领能力不断增强,这背后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离不开全社会的悉心支持。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意味着,必须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必须优化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我们要更加重视教育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提升人民综合素质、改善民生福祉、促进高质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高等教育成为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国之重器,源源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高素质人才。

黄福特;《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05 版)

 

更加注重原始创新

在近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推进原始创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围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原始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原始创新有三个基本特征:从性质看,属于“从0到1”的首创,是“无中生有”的质变;从过程看,属于不连续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从结果看,具有突破性、超前性和被承认的滞后性。当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向人们展示电磁感应现象时,有人提出质疑。后来,电磁感应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自动化等诸多领域,人类因此进入电气时代。原始创新有着很强的“连锁效应”,往往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除了对科技创新具有重大牵引作用,还可能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的重大变革。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北斗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高铁、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金融科技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在关键领域不被“卡脖子”、掌握主动权,才能建立不受制于人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而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当然,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也不是说要闭门造车,而是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重要抓手。发表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是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产出指标。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但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同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是不相适应的,表明基础研究仍然任重道远。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是基础研究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式。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快转变科技管理职能,把更多精力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前不久,科技部等部门出台《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采取多项举措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落实,必将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

肖伟光;《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09 版)

 

建设好村为民服务中心

着力增强为民服务精准性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把村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完善充实服务事项,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在基层。建设好村为民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必须坚持以群众合理需求为导向,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精准性和实效性是有机联系的。从服务过程看,需要提高针对性、提升精准度;从服务结果看,需要坚持结果导向、注重实效。精准性主要是对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要求,实效性要由公共服务消费者来评判,在实践中要以服务的精准性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建设好村为民服务中心,要以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服务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服务提供与消费的统一,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对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管理。

精准提供服务内容。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村为民服务中心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及时感知并着力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方面,纵向贯通市县、乡镇、村(社区)行政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体系,畅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入学、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另一方面,努力做好横向联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燃气、通信供暖、老人日间照料等纳入服务内容,努力为村民排忧解难。进一步拓宽服务业务范围,根据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和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精密设计服务流程。村为民服务中心面对的是百户千家,需要处理各类日常事务。老百姓都希望想办的事情能够尽快得到办理、想得到的服务方便快捷。这就要求在服务流程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事项制定相应服务流程和标准,明确服务指南,特别是明确应提交的资料清单、办理期限、所需费用等。在做好窗口服务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行网上办理,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出“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甚至让部分事项“一趟也不用跑”,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效率。

精细管理服务过程。这是保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实效的关键。加强服务过程管理,需要利用综合评估等管理方法和方式,进一步强化服务过程和结果监督。抓好服务的跟踪问效,把服务的专业性和群众的满意度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服务对象反馈、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服务内容进行动态评估问效,建立健全反馈机制,提升服务实效。健全为民服务监督机制,让广大群众参与服务监督,进一步提高群众评价权重。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决不搞“一阵风、大呼隆”式的服务,确保为民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切实以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作者夏志强,史军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09 版)

 

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能力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要努力担负起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责任,以高质量的创新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大学在重要历史关头应有的责任担当。今年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成立60周年,60年来,几代清华人艰苦奋斗,发扬“众志成城、知难而进”的精神,以过硬的科技力量为国家作出贡献。

大学的科研创新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解决关键领域的问题,往往需要汇集多学科的智慧和力量。大学要敢于打破刚性的学科界面,积极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2015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负责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的咨询、审议和评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清华大学组织18支科研攻关突击队,其中程京院士团队汇集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多学科优势,取得多项核心技术突破,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技术攻关常常不是一个人、一个单一学科团队能够完成的。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必须深入推进有组织科研,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全面提升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能力。以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为例,60年来持续推动学科“大交叉”,承接能够实现技术集成和工程化突破的“大项目”,组建能够打好技术攻坚战的“大团队”,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研组织模式,为实现重大战略性高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保证。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建立突出质量贡献的学术评价制度,形成优良的学术文化。2019年4月,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今年6月,清华大学完成了全部培养单位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的修订工作,不再把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作为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并进一步加强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同时,学校完成了各院系教师聘任学术标准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代表性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实行突出学术质量、学术影响的综合性评价。

自强是清华人的精神底色,创新精神是自强精神在新时代的最好体现。要自强,必创新;唯创新,才自强。我们坚信,创新将塑造人类社会的未来,也将提升大学的办学高度。

  (作者邱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本报记者赵婀娜整理);《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7日   第 11 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3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05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73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8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31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3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05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73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8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31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3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05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73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8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31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3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05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73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8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314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31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05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73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8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314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