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行业遴选 > 统战港澳台类 > 民主实现方式的“中国创新”

民主实现方式的“中国创新”

2020-10-15| 来源:北辰

本报记者 潘 跃

《 人民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11 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基本特征,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谱写了一曲曲华丽篇章。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这块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具有独创性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在实践中更显旺盛的生命力。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就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着力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相继提出一系列新理论新政策新举措,巩固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团结合作的关系,充分发挥了民主党派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健全制度

  政治协商更加规范

  通过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和重要人事协商制度和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运行更加规范有序。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坚持做到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的原则。中共中央先后就《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许多重要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人选,宪法修改以及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监督法、物权法等多部法律文件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

  各地党委还结合本地实际,在实践中对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予以明确,对议题确定、通知时间、意见转送、意见办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有的地方将中共党委与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和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的形式、内容加以分工,提高了政治协商的有效性;有的地方在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化建设方面形成了定期情况通报会、小范围谈心、双月座谈会、参会阅文等制度,丰富了政治协商的形式,提高了政治协商的水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中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被中共各级党委及有关部门采纳。

  参政议政

  多党合作的作用更加凸显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支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权机关和政协等方面发挥作用。中共各级党委不断加大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力度。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17.6万名,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42.1万名,县处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3.3万名。截至2011年底,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有20人,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和无党派人士陈竺分别担任国务院科技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省级政府工作部门有35名担任正职。

  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围绕服务科学发展,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多党合作的作用更加显著。各民主党派就一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考察调研,发挥参政议政作用。近几年来,各民主党派先后就两岸“三通”、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沿线发展、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共提出意见建议266件,其中中央领导批示174件。各级党委还创造条件、完善机制,支持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考察调研。许多地方建立了“党委政府出题,统战部门协调,民主党派调研,政府部门采纳”的工作机制,提高了民主党派调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有效地发挥了民主党派的政策咨询和智力咨询作用。

  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注重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用。努力营造宽松氛围,不断拓宽民主监督的渠道,坚持做到每年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民主党派通报情况,听取意见。不断加大特约人员工作,全国各类“特约人员”近5万人。一些地方邀请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党委和政府开展的有关专项检查、执法监督以及政风行风评议等工作,有的地方党委建立“直通车”制度,民主党派成员意见建议可直达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手中。据统计,近年来,各民主党派特约监察员还接待群众来访5万多人次,办理群众来信2万多件次,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日益得到重视。

  探索新形式,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各民主党派围绕中心、发挥优势,学习总结毕节试验区经验,探索新形式、开辟新领域,广泛开展抗灾救灾、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科技兴农、医疗服务、捐资助学等社会服务活动,特色明显、富有成效,形成了一批叫得响、影响大、口碑好的民心品牌。

  创新实践

  大力推动参政党建设

  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为主线,以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共识为根本,以充分发挥参政党作用为目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参政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新举措。积极支持协助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认真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和以“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主要内容的同心教育等,进一步夯实了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动态分析机制、信息反馈和应急机制等,及时开展思想政治引导,广大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

  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新形式。各地党委注重把参政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与执政党干部队伍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来抓,支持民主党派创新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有的地方建立后备干部培养规划,着力推进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的地方加大民主党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力度,建立了党外干部挂职基地,采取上挂下派、轮岗交流等方式,让民主党派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有的地方规范培养选拔运作程序,建立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公正公开。

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


中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简介

《 人民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11 版)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

  1947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举行。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

  民革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1月16日,张澜在重庆公开宣布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

  1945年12月16日,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发起,在重庆成立。

  民建主要由经济界人士组成。

  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

  1945年12月30日,以文化教育出版界知识分子为主,还有一部分工商界爱国人士,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民进主要由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

  1930年8月9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邓演达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10日改名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3日改名为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主要由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

  1925年10月,由华侨社团发起,在美国旧金山成立。1947年5月,致公党在香港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进行改组,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政党。

  致公党主要由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组成。

  九三学社

  1944年底,一批进步学者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政治民主,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反帝爱国与民主科学精神,在重庆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改建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在重庆正式召开九三学社成立大会。

  九三学社主要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

  在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以后,由一部分从事爱国主义运动的台湾省人士于1947年11月12日在香港成立。

  台盟由台湾省人士组成。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工商联)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53年,简称全国工商联。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无党派人士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般称无党无派的知名人士为社会贤达。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后,专门设立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目前,把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称为无党派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统战人才的大课堂

——走进社会主义学院

本报记者 潘 跃

《 人民日报 》(2012年10月12日  11 版)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让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共同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事务,是统一战线组织面临的一大课题。

  政策导航

  为统一战线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中共中央发布一系列文件规划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3年11月,经中央领导同志批准,颁发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提出要把社会主义学院办成培训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其他方面代表人士以及统战工作干部和理论研究人才的基地。

  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办好中央和省一级的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

  2006年10月,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50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发来贺信,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的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的作用,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0年8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社会主义学院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首个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的专门纲要,为未来十年党外人才教育培训工作描绘了蓝图。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始终把团结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作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方面,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势。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把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作为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抓好落实。

  “社院姓社”

  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领域不断拓宽

  党外代表人士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是统一战线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半个多世纪来,社会主义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政治培训的职能,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坚定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培养了大量善于开展党的统战工作的统战干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领域不断拓宽。10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共计培训各类学员近4万人次,近3年每年培训近6000人次。目前,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外,各省区市、副省级城市以及部分地市级城市都设立了社会主义学院。

  社会主义学院注重围绕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科研,发挥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和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作用。2004年至今,全国副省级城市以上社院共成功申报各类课题近600项,出版专著260余部,发表论文4000余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通过全国社院系统科研项目、中央社院招标课题等,指导、整合社院系统科研,不断推出具有较高质量和较大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为推进统战理论创新和政策完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共识教育

  “自觉、自主、自为”激发党外人士学习动力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共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学院努力实施的目标。

  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的突出特点是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中实现“共识教育”。学员们来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院把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方针讲给他们听,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转化为党外人士的共识,让他们接受并达成共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学院从建校之日起,在教学工作中始终贯彻“三自”方针。创办之初,“三自”是指在学习上本着“自由、自愿、自觉”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引进“神仙会”的方法,经过自由辩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目的,于是“三自”演化为“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发后,根据新的形势变化,社会主义学院提出了“自觉、自主、自为”新“三自”方针,要求激发党外人士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使他们自觉地想学、愿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近年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不断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提出培育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的战略,制定了《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培育具有统战特色的优势学科的意见》,并以学科布局为依托加强教学工作,深化对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科研的一体性。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社会主义学院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一方面努力改进讲授式教学,另一方面积极推广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等教学方法,增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体班次已连续多年在曹妃甸进行现场教学,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9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80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9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9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80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9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9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80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9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9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80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92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394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080人

【步步高升】山东省/市遴选笔试宝典+3本时政双月刊+热点语录

226.00

销售 0件
浏览 1650人

【新品现货】2024年5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251件
浏览 947人

【现货】2024年4月笔试考题+答题纸

37.00

销售 1111件
浏览 1292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