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辰遴选APP

北辰视频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遴选网 > 冠军策略 > 好文天天读 > 09月10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09月10日北辰好文天天读(汪教授)

2020-09-10| 来源:北辰

奋勇前进 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精辟概括并深刻阐发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这场严峻斗争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深入总结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的经验和启示,明确提出在历史交汇点上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必将鼓舞和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充分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伟大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必将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不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

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从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苦难辉煌中走来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将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能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锐意进取,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0日第03版)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各方应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我们呼吁各国支持并通过双边或地区协议等形式确认上述承诺,呼吁国际社会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就此达成国际协议”……9月8日,中国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提出全球数字治理应遵循的“秉持多边主义、兼顾安全发展、坚守公平正义”三原则,为全球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体现了大国担当,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

共商应对数据安全风险之策,共谋全球数字治理之道,是当前国际社会面对的一大课题。最新统计显示,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35亿,数字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超过15%。作为数字技术的关键要素,全球数据爆发增长、海量集聚,如同新的“石油”,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革新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攸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数据安全风险,大量数据频繁跨境流动带来的治理能力考验,各国法律法规标准不一推高全球企业的合规成本,都对全球数字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应当看到,在信息技术促动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内在发展动力源自开放合作。秉持多边主义,在普遍参与的基础上达成反映各国意愿、尊重各方利益的全球数据安全规则是大势所趋,共商、共建、共享才是解决全球数字治理赤字的正确出路。

必须指出,维护数字安全应以事实和法规为依据,不能背弃公平正义原则。但是,美国当局最近却明目张胆地搅起一股逆流——推行所谓“清洁网络”计划,企图在国际互联网平台复制霸权战略,以“清洁”之名行“清洗”之实,打着“安全”的幌子围猎他国领先企业。这种置国际公义于不顾的“惊世”贪婪,这种人为建立数字屏障、割裂全球网络空间的疯狂霸道,严重干扰和阻碍全球数字合作与发展,着实令人愤慨。国际互联网协会日前发布声明,对美方推动所谓“清洁网络”计划并考虑推出会将互联网割裂成碎片的一系列政策深感担忧,明确指出美国政府的做法违背了互联网全球互联、开放、去中心化的本质,违背了技术架构的公平普及性。

各国都有权依法保护本国的数据安全,保护数据安全对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中方为此向全球发出具体倡议。各国应以事实为依据全面客观看待数据安全问题,积极维护全球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开放、安全、稳定。各国应反对利用信息技术破坏他国关键基础设施或窃取重要数据,以及利用其从事危害他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各国应承诺采取措施防范、制止利用网络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反对滥用信息技术从事针对他国的大规模监控、非法采集他国公民个人信息。各国应要求企业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不得要求本国企业将境外产生、获取的数据存储在境内。各国应尊重他国主权、司法管辖权和对数据的安全管理权,未经他国法律允许不得直接向企业或个人调取位于他国的数据。各国如因打击犯罪等执法需要跨境调取数据,应通过司法协助渠道或其他相关多双边协议解决。国家间缔结跨境调取数据双边协议,不得侵犯第三国司法主权和数据安全。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企业不得在产品和服务中设置后门,非法获取用户数据、控制或操纵用户系统和设备。信息技术企业不得利用用户对产品依赖性谋取不正当利益,强迫用户升级系统或更新换代。产品供应方承诺及时向合作伙伴及用户告知产品的安全缺陷或漏洞,并提出补救措施。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抓住数字机遇,共谋合作发展,是符合各国共同利益的选择。包括各国政府、企业在内的各利益攸关方理当携手努力,共同担当数字时代的全球责任,共同推进全球数字治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0日第04版)


守教育报国初心 担筑梦育人使命 

“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哪里有书声琅琅,哪里就有信心与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广大教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知识传播的第一线,坚守岗位、奉献担当,也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播撒种子、积淀力量。不久前,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公布,多位在抗击疫情中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民教师名列其中。他们之中,有在抗击疫情期间,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同上一堂课·直播课堂》向全国小学生直播全学科课程,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的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有80多岁高龄仍冲锋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有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与病毒殊死搏斗的奉献中,以言传身教育人;在线上平台跨越空间阻隔为学生上课的坚守中,以智慧和勇气育人,新时代教师群体身上展现着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境界。

在这份楷模名单中,还有许多在乡村默默坚守、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兰齐心九年制寄宿学校教师丁海燕,扎根山区,用爱心引导山区孩子健康成长;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汴河中心小学教师孙浩,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儿时母校,几十年如一日守护乡村教育麦田;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魏亚丽,学成后留校任教,坚守职业教育一线27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用热情和奉献成就学生职业梦想……他们用青春、奉献、坚守,为大山里的孩子带去成长成才、改变命运的机会,在脱贫攻坚的战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知识托举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以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加强,教师队伍结构趋于科学合理,大批优秀人才到乡村任教、支教,大批高校优秀退休教师主动赴西部高校支援、奉献余热;教师综合改革效果显著,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教师培训体系日趋完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日益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教师的荣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今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之年。继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育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实施高水平教师教育提升计划,造就一大批卓越教师;突破教师管理制度瓶颈,推进教师治理体系现代化;精准实施系列中西部项目,补强教师队伍短板;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提升职业荣誉感……一系列工作仍将直面挑战、踏实前行,让一批又一批好老师不断涌现。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培养更多优秀教师,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就能更好点亮孩子的未来、有力托举民族的复兴!

赵婀娜;《人民日报》( 2020年09月10日第05版)


建立勤俭节约生活美学 

前几日,一位朋友很开心地协助孩子做学校布置的“光盘”行动手抄报,另一位朋友接到学校围绕光盘主题写诗歌朗诵的要求,忙得不亦乐乎。细问缘由,原来是因为孩子最近有了“光盘”意识,吃饭时能把饭粒吃干净,家长们很欣慰。

这些年,物质生活的丰富让大家不知不觉中有了“浪费点没关系”的观念。请客吃饭,不少人认为“有吃有剩”方显诚意;婚丧嫁娶、做寿满月,整鸡整鸭的叠罗汉式酒席、流水席成了标配。这个时候,吃已经与排场、脸面等关联起来了。可以说,不管是大人践行节约理念,还是孩子建立节约意识,需要对很多陈规陋习说不。在内心深处,节俭依然是一种美德,令人心向往之。否则,我们不会不厌其烦地向孩子强调,也不会看到孩子“光盘”时满心欢喜。

从公开报道数据看,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把饭吃干净的要求,固然可以看作是不浪费的直观行动,但在更深的层面,是体现出一种以“适”为美,而不是以“多”为美、以“光鲜亮丽”为美的生活美学。

爱惜粮食、反对浪费,是优良传统,也是一种生活美学。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在实现了物质丰盈之后,从更高层次的追求看,应该对食物建立更有节制的消费习惯。而要做到这点,关键不仅仅在吃的环节,更需要在日常细微处着手。最近在提倡节俭、避免浪费的全民行动中,有了“将盘中的食物吃光或者打包带走”的倡议,有的餐厅还推出半碗饭、半份菜活动,这些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进步。但“半份理念”不能仅仅是商家推行,我们要想办法使之成为日常秉持的生活观念,在食品选择、制作、分配等环节建立对食物的尊重和珍惜。

回到教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选择,是孩子们最生动的课堂。如何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能仅仅把“光盘”当作一个要求,而应该和他们一起,在生活中建立反对浪费的生活美学,倡导之、践行之,让孩子们从“光盘”中形成习惯,建立规则,体悟到美。

(摘编自9月7日《解放日报》,原题为《“光盘”,需要新的“生活美学”》)谢飞君;《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0日第05版)


真理的力量永远雄浑深厚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大地上日益彰显出强大生命力。100年来,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共产党宣言》一直在照亮我们的奋斗之路,彰显着真理力量的《共产党宣言》一直支撑着我们不懈奋斗。

鲁迅称赞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是“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共产党宣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锻造了中国革命者的坚定信仰。我们党开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纲领,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国际主义精神。《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作为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共产党宣言》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思想之源、力量之本。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了历史和人民的充分检验。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穿破黑暗、迎来光明、创造辉煌的指路明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坚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共产党宣言》依然是指引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思想明灯。越是面临风险考验乃至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人越是需要自觉坚持和弘扬《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之魂、信仰之魂、精神之魂,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继续带领中国人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份甘甜,是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自危难中奋起、于困境中重生后的苦尽甘来,是一个不忘初心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科学真理的真切感悟和坚定执着。继续坚持和发展《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真理,沿着《共产党宣言》所指明的道路大步前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就一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王公龙为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0日第09版)


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切实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国际传播创新,在国际传播的内容、技术、途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应清醒看到,我国国际传播能力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国际传播效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新时代,我们要深刻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切实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正视文化差异。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受众具有不同的接受习惯。在国际传播中如果忽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思想文化、语言表达、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势必造成传播隔阂,甚至产生误解。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除了要让受众听得见,还要让受众听得懂。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特点,在正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找到文化的契合点,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主动设置议题。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出于狭隘的利益诉求,利用自身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频频设置议题,宣扬西方价值观念,压制其他国家文化传播,影响国际传播生态平衡。适应新的传播形势,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必须善于主动设置议题。议题设置得好,就能在国际舆论场上引发理性思考、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设置议题需要坚持以我为主,把“我们想讲的”与“受众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谋划,科学设置。

创新传播策略。人们总是基于自身的认知结构、生活经验来对周围世界进行解析和评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从受众出发创新传播策略。坚持精准传播是创新传播策略的重要方向。我们要充分了解和结合各国受众的文化生活、文化心理,在话语方式、传播手段、传播技巧、参与主体等方面进行策略创新,拉近与受众的心灵距离,实现精准传播。此外,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国际上网络语言、新潮话语不断涌现的新变化,促进我们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让各国网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借助文化力量。文化品牌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传播话语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以IP开发和运营为核心的内容产业已成为打造文化品牌的主要途径。随着文化品牌意识的增强,以汉语、中医药、武术、美食等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文化IP走上国际舞台,形成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文化IP。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IP提供了丰富资源。我们要持续推进文化IP内容产业的优化升级,大力挖掘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正义等价值观的元素,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文化IP。运用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起覆盖影视、动漫、游戏及其衍生产品的文化IP全产业链,丰富文化产业产品体系,让更多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IP在全球文化市场脱颖而出,提升我国国际传播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作者鲁小艳单位: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人民日报》( 2020年09月10日第09版)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我国高校不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功能,还承载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根本在于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当前,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才能把育人与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营造风清气正的高校政治生态。抓牢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关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说服人,以高超的教学艺术引导人,不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深挖其他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根据不同课程特色,合理嵌入育人要素,进行主流价值引领,让其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着力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精神、制度、行为方式等层面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树立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自觉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高校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强化价值引领,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在教师聘用、评优评先、干部选任等工作中严把政治关和师德关,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作者张剑为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员);《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0日第09版)


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坚实支撑和强大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处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担当时代重任、实现民族复兴,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宁夏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立根塑魂、固本培元,为奋进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凝聚道德伟力和精神力量。

一、强基固本,在坚定理想信念中培育时代精神

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同心同德向前进的不竭动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弘扬时代精神,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支撑,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高举思想之旗。思想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不懈用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推进覆盖式、嵌入式、互动式、精准式传播,开展大众化、分众化、多样化、个性化普及,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学习强国”等平台,不断增进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筑牢信仰之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我们要深化研究阐释和教育实践,充分运用抗疫精神等鲜活素材,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打造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感强的礼仪礼节教化活动,健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凝聚育人之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四德”建设,深化“德耀宁夏”行动,开展“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系列活动,选树一批“最美”人物、“好人”系列,扎实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德法兼治,以宣传贯彻宪法、民法典为契机,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协调机制、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机制,让良法善治为主流价值立规明矩、保驾护航。

二、感恩奋进,在推进伟大新征程中激昂奋斗精神

奋斗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动力,是中华文明兴盛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进一步激发奋斗精神,靠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坚定奋斗之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奔赴祖国“三线”,流血流汗、艰苦奋斗,在新中国建设史上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幸福源自奋斗”的理念,大力发扬老一代建设者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广泛宣传“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开展“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题教育,抓好“新时代奋斗者”示范宣讲,打造“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教育基地,推出一批讴歌人民、讴歌劳动、讴歌奉献的文艺精品,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始终昂扬向上、奋发有为。

彰显奋斗本色。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宁夏文化积淀丰厚,催生和形成了爱国奉献、崇德向善、包容和顺、开拓进取的精神。前不久,中宣部授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时代楷模”。我们要把身边的“最美奋斗者”作为价值追求和学习标杆,建立奋斗典型发现机制,创新宣传形式手段,打造“新时代塞上楷模”发布厅,拭亮“道德模范故事汇”品牌,引导人们明德崇德守德。特别是要在脱贫攻坚、“六稳”“六保”一线发现典型、礼遇模范,让塞上江南成为一片奋斗的热土。

凝聚奋斗力量。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书写的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面对新时代的赶考路、答好新时代的大考题,我们要讲好成就故事,坚定奋斗信心,激励干部群众在新时代创造新伟业;要讲好战疫故事,广泛开展“我身边的战‘疫’模范”学习宣传,凝聚众志成城向前进的强大力量;要讲好小康故事,开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主题宣传、“新生活、新奋斗、新起点”微视频征集、“圆梦小康”系列文化活动,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永葆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三、铭记历史,在走好新长征路中发扬革命精神

革命精神始终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植根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以顽强的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发扬革命传统。宁夏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1926年就建立了党的组织,红军长征和西征都曾转战宁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红色英模人物学习宣传,举办红色档案文献巡展,组建红色故事宣讲队,抓好文化大篷车巡演,创拍党史专题片和建党百年文艺精品,编辑出版红色系列丛书,让革命传统成为教育群众的生动教材,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时代印记。

赓续精神谱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潮流,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持续弘扬这些伟大精神,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要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用好重要时间节点,深挖爱国教育资源,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等主题教育活动,为道德实践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用好红色资源。宁夏境内现有革命历史遗存100余处,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是宁夏宝贵的精神富矿。我们要深入挖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毛主席夜宿单家集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思想内涵,提升教育功能,建设一批“红色课堂”,培育一批研学项目,打造一批“实景党课”,让红色遗产活起来。大力实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高质量建设长城、长征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打造特色旅游带,推动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融合发展,释放出强大的时代凝聚力和感召力。

四、守望相助,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彰显团结精神

精诚团结、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基因。奋进新征程,必须把促进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工程紧紧抓在手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促进民族团结,最关键的是团结群众、争取人心。我们要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宣传教育,把它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和各级党校、干部学院必修课,融入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要抓实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融入村规民约、市民公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让“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扎根在各族群众心中。

厚植文明文化沃土。加强民族团结,最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宁夏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5%。我们要紧紧抓住文化认同这个民族团结的“根”与“魂”,持续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百场万人”大宣讲。要加强回族历史文化研究,使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回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以文化认同促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维护民族团结,最长远的是铸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和谐民族关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各民族经济相依、文化相融、情感相通,吴忠市利通区70多岁的回族老大妈王兰花,退休后组建了3万多名志愿者组成的“兰花芬芳”志愿服务队,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我们要努力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月”“邻居节”“塞上儿女一家亲”等主题活动,推广“七彩阳光·金色家园”等品牌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携手共进、团结一心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

  (作者李金科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0日第12版)


开启建设教育强国历史新征程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增强,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升。

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教育事业谱写新篇章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教育系统点多线长面广、规模庞大,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渠道,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十三五”时期,教育系统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干部师生教育报国的自觉和本领不断增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旗帜鲜明反对错误观点。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体系加快构建。“十三五”时期,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下功夫”要求,聚焦人才培养体系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抓重点、补短板。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体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严把教材政治关、质量关。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在民族复兴征程中创造青春业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积极投身抗疫斗争。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是对青年大学生的充分肯定。聚焦破解“小胖墩”“小眼镜”问题,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历练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和本领。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完成线上培训机构排查整改,大幅削减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努力解决“三点半难题”,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有力推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201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在校生2.82亿,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83.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9.5%。完成高职扩招任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6%,进入普及化阶段。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建成,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2016—2019年,高校毕业生累计达3200多万,中高职毕业生累计达3400多万。2019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新增劳动力中有50.9%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7年。

坚决完成教育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在脱贫攻坚战中,教育系统尽锐出战,最大限度调动资源,最大程度动员力量,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和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失学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全国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95.3%的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5年来,安排“特岗计划”教师42.8万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中西部8万多所乡村学校近130万名教师,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流动,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改善。5年来,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9亿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4000万农村学生,85%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3%,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招生近52万人,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大力实施推普脱贫攻坚,加大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力度,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创新部省合建新模式,在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重点支持建设14所高校,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坚持把高质量作为发展主线,教育支撑、服务、引领能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时期,教育系统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以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贸区、“一带一路”和中西部地区“四点一线一面”为重点的区域教育创新试验,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格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X”证书制度试点、双高计划、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等重大改革有序推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成效明显。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双一流”建设成果初显。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校聚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承担60%以上的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科研任务,承建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产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校在医疗救助、疫苗研发、检测产品和疗效药物筛选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方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特色教育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增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对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顽瘴痼疾作出顶层设计、系统部署,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努力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新高考改革稳步推进,上海、浙江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北京等四省市第二批改革试点平稳落地。实施“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系统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大功能全面强化,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上水平。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完成民办教育促进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工作,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

投资于人力度持续加大,教育发展基础全面夯实。“十三五”时期,积极推动落实“一个不低于、两个确保”,教育投入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超过4万亿,占GDP比例连续8年在4%以上。全国6.4万个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98.7%的中小学(含教学点)接入互联网,慕课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功实现大规模停课不停学,满足了2亿多学生居家学习需求。2019年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1732万人,较2015年增长12.5%,有力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出台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违规处理办法系列文件,师德师风建设进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小学、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较2015年分别提高17和7个百分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持续增长。依法保障教师福利待遇,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等,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为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营造良好环境。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国民素质现代化,基础在教育。教育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教育的关键。“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面向未来,教育系统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政治原则、作为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我们党确立的基本战略,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教育系统要始终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积极争取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汇聚办好教育的强大合力。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教育系统要坚持依靠人民办好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机会。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改革是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教育系统要把改革创新作为鲜明导向,扎根中国大地、聚焦中国问题、立足中国国情,围绕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把“改”字贯穿始终,通过革故鼎新激发创新活力。

  (作者陈宝生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0日第09版)

推荐课程

视频教学 更多

北辰官

更多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信公众号

立刻关注

北辰遴选

北辰遴选官方微博

关注

图书

更多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5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5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5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5人

2024预定【笔试考题12期】

388.00

销售 0件
浏览 5473人

2024预定【时政热点6期】

198.00

销售 4322件
浏览 3133人

【新品预售】2024年4-6月面试考题解析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78人

【新品预售】2024年5-6月时政热点双月刊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181人

【新品现货】2024年6月笔试考题解析+答题纸

37.00

销售 0件
浏览 225人
北辰遴选 -做中国遴选学习平台
北辰遴选 -专注于遴选考试培训
北辰遴选APP
售后客服
安卓APP
IOS APP

400-1788-950

咨询电话(09:00---21:30)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商务合作:18674025063

微信扫码登录

+86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漫漫遴选路,北辰永相随
+86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VIP会员
个人中心
      (登录账号:)
  北辰遴选VIP会员(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
电脑、手机、IPad均可用~
一个月
¥9.9
半年
¥48(原价¥59)
一年
¥68(原价¥118)
    支付宝
    微信
¥9.9
支付宝支付
《VIP服务协议》
全战栏目畅读
文档PDF下载
完善用户信息
注:已注册用户请绑定原手机号
可直接微信扫码登录该手机号账户
+86